41歲男演員于清斌送外賣的視頻被熱議,有很多朋友給他發信息:這不是真的吧?拍戲沒上熱搜,送外賣上熱搜了?
有人說他是炒作、是起號、博流量,需要有比較出圈一些的事情引起社會關注,本人出來回應了。
他坦誠地說:我的確需要關注,但這個需要不是為了成為網紅,我是為了可以正常的生活下去,可以繼續拍戲,回到那個我熱愛的地方。
于清斌曾出演過《一生有你》、《家宴》、《蕭十一郎》、《情定三生》、《薄冰》、《暗花》、《新邊城浪子》等影視劇,雖然演技不錯,但沒有什么名氣,收入也不行。
隨著年齡的增大,拍戲工作的機會越來越少,他的片酬也降到了十幾年前剛畢業的時候,雖然偶爾有戲拍,但難以維持生計。
之前拍戲的積蓄,很快也被房貸消耗完了,他的基本生活都成了問題,還有房貸壓著,東挪西湊,過得辛苦。
于清斌在鏡頭前說著落淚了:我自己也沒想到有一天淪落到四處借錢度日,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的地步。
壓力山大,怎么辦呢?他放下身段和面子做了一名騎手,這份工作,多多少少能幫他減輕生活的壓力。
他把送外賣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一開始不敢發出去,怕被朋友笑話,最終鼓起勇氣發出來,他再次哽咽:這是我有聲的掙扎。
于清斌理解大家的疑惑,一個熒屏上有顏值有演技的年輕演員,突然去送外賣了,確實有落差。
換一種思維,因為自媒體的興起,短視頻發出去,引來大家的圍觀,那就沒有白發。
先顧好溫飽,最終還是想回到熱愛的演戲上,這算是彎道回歸吧。
演員無戲可拍并非個例,許多演員被迫轉行了,把遙遠的演員夢藏在了心底,他們不敢去想,以后還有沒有機會。
前段看到有TVB藝人轉行賣豬肉、搬磚或是送外賣,為了生計,各種奔波。
于清斌也一樣,他承認“蹭流量”,為了流量而拍的工作和生活記錄,目的是爭取演戲機會而非單純炒作。
一個行業做不下去了,需要探索多元化的出路,跨界轉型,是為了有機會更好的回歸,無論做什么工作,不丟人。
我對他的做法能產生“努力謀生”的共情,曾經在事業的低谷期,失業、找不到工作、沒有經濟來源、還背負著房貸車貸。
萬般無奈之下,超市的理貨員,我也硬著頭皮做了,雖然極其不愿意,但還是干了,先解決生存,別的可以從長計議。
對于每個人來說,生存與夢想的平衡一直都是長期課題,在經濟下行期,如何理性地看待這一切呢?歡迎友友們評論區聊聊。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