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他長得普通,在帥哥如云的娛樂圈里甚至有點"拖拉機",可偏偏就是這樣的他總能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
可是,當《南京照相館》上映,當那些精湛的表演技巧再次征服觀眾,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真正的魅力從來不在臉上。
說起顏值和實力這檔子事,還是中年男人如何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
作者-鹽
減肥63斤回國追夢,這個"丑"男人用19年證明了什么叫不服輸
2004年的那個決定,至今還讓很多人覺得王驍瘋了。
放棄海外的高薪工作,一個人回到國內從零開始,這在當時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更讓人不解的是,為了說服父母,他愣是在7個月時間里減掉了63斤,從187斤瘦到124斤,那種近乎自虐的堅持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家里人終于相信了,這個兒子是認真的。
王馥荔當年的選擇,為今天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那是1978年,正值事業巔峰期的她面臨一個艱難選擇:要孩子還是要事業。
領導語重心長地勸她放棄肚子里的孩子,專心拍戲,就連知名導演也希望她為了新戲的女主角而做出犧牲。
那個年代,劉曉慶就是這樣選擇的,為了事業不惜打掉孩子,還為此和丈夫大吵一架。
但王馥荔不一樣,她既要事業也要完整的家庭。
收著肚子拍完手頭的戲,然后回家安心養胎,這個決定成就了今天的王驍。
2005年,27歲的王驍正式踏進了娛樂圈。
沒有父母的光環庇護,長相又不占優勢,他只能從龍套跑起。
第一部戲《血緣》,他演的劉強連個像樣的臺詞都沒有,但他演得格外認真。
沒有經驗,每次拍攝都被導演罵得狗血淋頭,可他從來沒想過放棄。
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哭,哭完了擦干眼淚又回去接著拍。
同期進圈的演員要么紅了,要么轉行了,只有他還在默默堅持。
19年的時間里,他用最笨的方法走出了最漂亮的路。
藝術世家的傳承,不是資源和人脈,而是對藝術的那份敬畏和堅持。
父親王群在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的熏陶,母親王馥荔的言傳身教,這些都成了他內心的底氣。
可他沒有拿這些當敲門磚,而是當成了前進的動力。
從被罵得狗血淋頭到拿金雞獎,他憑什么讓挑剔的觀眾閉嘴?
演技這東西,就像陳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2013年的《盛夏晚晴天》,是王驍演藝生涯的第一個轉折點。
他飾演的謝創雖然戲份不多,但那種內斂而深沉的表演讓觀眾第一次記住了這張臉。
業內開始注意他,戲路也隨之被拓寬。
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他演的司命星君戲份雖少,但演出了獨特的味道。
和迪麗熱巴的那段牢獄戲,讓不少觀眾直呼"好磕"。
從這時起,王驍徹底在觀眾口中擁有了姓名。
不再是王馥荔的兒子,也不再是眼熟的小配角,而是討人喜歡的男演員王驍。
《流金歲月》里的楊柯一角,更是讓人看到了他的"法拉利氣質"。
同樣是小配角,同樣沒幾場戲,他卻硬生生演出了男主角的氣場。
劇里幾個男性角色,除了陳道明,就屬他最吸人眼球。
尤其是他與倪妮在一起的畫面,那叫一個賞心悅目。
時至今日,仍然有許多網友對他們倆的對手戲念念不忘。
也是從這部戲之后,大家開始調侃他:"拖拉機的顏值,法拉利的氣質。"
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有點怪,但確實很貼切。
他總能把小人物演得特別有光彩,眼神里全是戲。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本事面前,什么都是虛的。
2023年11月,第37屆金雞獎頒獎典禮上,王驍憑借《三大隊》拿下了最佳男配角。
這個獎對他意義重大,小時候摸過媽媽的金雞獎杯,就想自己也能拿一個。
45年的人生,19年的堅持,終于在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可惜的是,父親王群沒能看到這一刻,他在一個月前就永遠離開了。
從《縣委大院》到《狂飆》,再到《凡人歌》,王驍的演藝事業一直在穩步前進。
他從配角演到了主角,從寂寂無名演到了人盡皆知。
每一個角色都能讓人看到不同的王驍,這就是演員的魅力所在。
當星二代成了貶義詞,王驍為什么敢說"我不靠爹媽"?
娛樂圈的星二代千千萬,可像王驍這樣的真不多見。
別人家的孩子要么躺在父母的功勞簿上,要么被資源砸得找不著北。
他偏偏選擇了最難走的那條路。
看看那些依靠資源上位又迅速翻車的例子,就知道王驍的選擇有多明智。
有些星二代剛出道就能演男主角,紅毯走個遍,可演技卻慘不忍睹。
觀眾不是傻子,真金白銀買票進電影院,看到的是什么心里有數。
這些人紅得快,糊得也更快。
王驍不一樣,他用實際行動證明:真正的傳承不是資源,是品格。
媽媽王馥荔當年堅持生下他,這本身就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
既要事業也要家庭,既要成功也要做人。
這種價值觀深深影響了王驍,讓他在面對選擇時總能把握正確的方向。
父親王群在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的工作經歷,也給了王驍不一樣的藝術熏陶。
那種對藝術的嚴肅態度,對歷史的敬畏之心,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
所以當《南京照相館》這樣的歷史題材找到他時,他能夠深刻理解角色的內心世界。
這不是演技可以偽裝的,這是骨子里的東西。
"我沒想當明星,我只想當一名演員",這是王驍當年對母親說的話,也是他一直堅持的理念。
明星和演員的區別在哪里?明星靠的是流量和熱度,演員靠的是作品和實力。
王驍選擇了后者,盡管這條路更艱難,但也更長久。
看看現在的娛樂圈,多少流量明星曇花一現?
而那些真正的演員,卻能在時間的長河中越來越閃亮。
王驍用19年的堅持證明了這個道理,也為其他星二代樹立了正確的榜樣。
如果星二代都像他這樣,或許觀眾就不會那么抵制所謂的"娛樂圈世襲制"了。
47歲才出頭的中年男人,正在悄悄改寫娛樂圈的游戲規則
誰說中年男演員沒有春天?
47歲的王驍用《南京照相館》告訴所有人:演員這行,年齡從來不是障礙,生活閱歷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當小鮮肉們還在拼顏值拼流量的時候,他已經開始用深度和厚度征服觀眾了。
《南京照相館》這部電影,對王驍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電影講述的是1937年南京淪陷期間,一家照相館老板被迫為日軍沖洗暴行照片的歷史故事。
王驍飾演的金承宗,從普通的照相館老板變成了歷史的見證者。
他要在保護家人和保存歷史真相之間艱難抉擇。
作為南京人,王驍對這段歷史有著深刻的理解。
父親王群也曾在南京軍區工作過,從小聽著父親講南京的歷史故事長大。
這種地域情懷和家庭傳承,讓他在拍攝時格外用心。
電影中有一場戲,金承宗跟妻子女兒告別,那場哭戲看得人心都碎了。
后來大家才知道,他當時的情緒,不僅僅是角色需要。
電影開拍前不久,父親王群剛剛去世,處理完父親的后事沒多久,他就進了劇組。
那種對父親的思念,對歷史的敬畏,都融入到了金承宗這個角色當中。
怪不得演得那么真,原來不光是演戲,還是在演自己。
歷史題材需要的不是精致的臉蛋,而是能承載歷史重量的肩膀。
47歲的王驍,正好具備了這樣的人生厚度。
他經歷過挫折,體驗過堅持,理解過選擇,懂得了責任。
這些都是年輕演員無法擁有的寶貴財富。
《南京照相館》的成功,不僅僅是王驍個人的勝利。
它代表著一種價值觀的回歸:真正的藝術需要時間的沉淀,真正的演員需要人生的歷練。
47歲的王驍,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為中年演員爭取更多的機會和尊重。
結語
真正的演員魅力不在外表,而在用心雕琢的每一個角色,在對藝術的敬畏和對歷史的責任感。
中年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觀眾越來越懂得欣賞那些經過時間沉淀的表演藝術和人格魅力。
你覺得什么樣的演員才配得上"實力派"這三個字?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我們還需要王驍這樣的演員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