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今天晚上沒有一個車企老板能睡安穩,包括B BA等海外品牌。
為啥?
看看下面這個圖就都清楚了。
沒錯,你沒有眼花,整整20萬大定。
再看最新的。
1個小時289000臺。
接下來咱們是不是可以猜測一下,24小時,它會大定多少呢?
我先給一個數字,40萬輛。
6月26日,小米YU7正式上市,共推出三款配置車型,指導價格區間為25.35萬-32.99萬元。
具體來看標準版采用單電機設計,配備96.3kWh磷酸鐵鋰電池,CLTC純電續航835km,售價25.35萬元;
Pro版采用雙電機設計,配備96.3kWh磷酸鐵鋰電池,CLTC純電續航770km,售價27.99萬元;
Max版采用雙電機設計,配備101.7kWh磷酸鐵鋰電池,CLTC純電續航760km,售價32.99萬元。
汽車還能這么賣嗎?
這一次YU7的主要競品就是Model Y,為什么這么說呢?
看看雷軍在發布會上的發言就很明確了。
發布會上,雷軍表示,“Model Y 在能耗和FSD上確實比我們領先很多,我們還是要學習的”。、
但是,他隨后的話卻充滿了挑戰的意味。
他回應了此前特斯拉“戰書”:“敢發戰書我就敢比,我們小米就是敢比。”
雷軍表示:“Model Y已經連續多年全球銷冠,車子也的確做得很好,他們非常非常自信。”
“在今年年初,特斯拉甚至發出了這樣的戰書,讓我嚇了一跳,叫煥新Model Y盡管對比。”
雷軍還強調,比不過也沒關系,特斯拉敢發戰書我就敢比,我們小米就是不服輸。
在1月份時,雷軍就已經對特斯拉公眾號上“煥新Model Y,盡管對比”做出了回應。
而在此次回應之后,也就是煥新版Model Y發布不久,有汽車博主在微博發起了投票。
內容是,新特斯拉Model Y和小米YU7究竟選誰?
當時截圖的時候已經有千人投票,而投票的結果是未上市的YU7,碾壓式的領先煥新版Model Y。
如今小米YU7已經上市,初期的大定成績也出來了,它能不能贏下煥新版Model Y呢?
答案是能。
咱們來看一下Model Y此前的銷量,1月份25694輛,2月份8006輛,3月份48189輛,4月份19984輛,5月份24770輛。
前五個月,合計銷量126643輛。
小米YU7成績大家也知曉了,3分鐘大定20萬輛,而在發布會不久也傳出消息稱,鎖單的數量已經超過 12.2萬輛。
也就是說,特斯拉賣了5個月跟小米賣了3分鐘差不多。
最后說幾句題外話。
小米的成績一出來,很多米粉非常激動,包括小編在內。
這完全可以稱之為中國汽車行業的盛世,這是我們之前甚至不敢去想的一件事。
然而今天,小米YU7的成績再次證明了一點,中國汽車行業正在飛速發展,且在高端市場上,中國車企不遑多讓,甚至很多自主品牌正在擠壓、蠶食海外汽車品牌。
以5月份的中國汽車高端市場為例。
成交均價排在第一的不是奔馳,也不是寶馬,更不是奧迪,而是鴻蒙智行。
它以均價39萬元,排在第一位,且銷量與BBA基本持平。
除了鴻蒙智行,理想、小米都在榜單之上,而曾經傲視中國汽車市場的特斯拉僅僅排在第10位。
為什么小米YU7,乃至中國自主品牌會成功?
1、自主品牌用Model Y的價格提供保時捷的體驗,這一點海外品牌做不到。
2、技術創新與供應鏈整合實現“降維打擊”,毫不客氣的講,中國車企正在重構汽車價值標準。
當中國車企用技術自主化打破壁壘,將汽車工業供應鏈本土化完善的同時,就是中國自主品牌從“性價比”到“技術領先”躍遷的開始。
小米YU7的成功不僅是單一產品的勝利,更是中國汽車產業系統性升級的縮影。
未來,隨著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技術的持續突破,中國自主品牌必然會從“挑戰者”進化為“規則制定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