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在投資機構的朋友K總問老沙,有沒有合適的酒店標的推薦,他們機構正在嘗試試水一下投資酒店業務。
這個朋友主做大消費投資,在過去三五年有些項目被套住,但也有一兩個成功在港股敲鐘。按照他的說法是,基金內部都在盯傳統領域,他想找點差異化的項目做做。在關注到國際市場酒店行業正在掀起一輪大并購,于是開始觀望本土的合適投資項目。
01
酒店業再掀并購潮
與新消費、新能源、TMT行業相比,關注酒店的投資機構和基金數量還是太少了。
所以,當K總丟出上述問題時,老沙還是多少有些吃驚。
K總有著自己的投資邏輯。
他認為,海外市場的酒店集團在2024年、2025年的整合和收購明顯加速。背后無非有兩個原因;酒店資產在當下被低估,酒店行業未來有望迎來反彈增長。
經他這么一提醒,老沙也認真梳理了一下,海外市場的收購動作還真不少。
然后,K總又補充道,在國內市場,大規模的并購沒有出現,但是資本動作布局、行業整合加速的趨勢愈發明顯。他給老沙羅列了一些名單:
雖然他在這個名單中遺漏了東呈投資莫蘭迪、錦江酒店赴港上市,以及剛剛落地的中旅酒店集團投資雅閣酒店集團。但依然能夠看出K總的確做了一些工作。
隨后,他來了一個“靈魂之問”:
老沙,當下的市場環境,你覺得哪類酒店可以作為優質標的?
其實,在K總問之前,老沙一直都在關注國內酒店市場的投資交易,以及收并購事宜。并且對國內很多成行的、未成行的項目有過系統了解。
老沙分析了國際酒店集團的多個收購動作,大致呈現出一些共性特點。
首先是標的價值不小,但其絕對體量并不大。
在這一輪收購中,國際酒店集團希望通過資本動作實現規模擴張的訴求,幾乎很弱。
其次是標的更具特色和獨特競爭力。
對于國際酒店集團來說,現有很多收購在于補充和豐富自身產品矩陣。在遴選過程中,更具特色、更受某一特定人群歡迎的酒店品牌和集團,反而獲得更多投資的機會。
而對于國內市場的收購動作,擴大規模、市場占有率,以及補強產品矩陣的訴求幾乎同時存在。
嶺南酒店集團收購都市酒店集團的70%股權便是如此。此筆收購讓嶺南酒店集團的體量獲得極大增長,并且開拓了北方市場的布局,為后續嶺南自有品牌向北方擴張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同程旅行收購萬達酒管也是類似的情況。
萬達酒管在中高端和高端賽道的布局,可以極大補充同程旅行旗下酒店板塊——藝龍酒店科技在該領域的短板。并且,萬達酒管的體量也能擴充同程旅行的酒店規模,后續整合到藝龍酒店科技之后,其在國內酒店集團的排名有望繼續上升。
K總在這一點與老沙很快達成共識。只是,他又反問了一句:
究竟應該投資誰?腰部酒店集團是不是將迎來整合期?
02
誰會更受青睞?
從前兩天發布的2024年度中國飯店集團60強來看,頭部市場格局保持了穩定。老沙認為,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國內市場,大魚吃大魚的收并購大概率不會出現。
這源于“吃不下”和“沒必要”兩點。
“吃不下”很好理解:貴。
“沒必要”是因為頭部酒店酒店集團之間重合度高,互補性弱。大家在產品矩陣方面幾乎都保持一致,經濟型產品都有王牌,中端和中高端都在發力,高端和全服務品牌還待開發。
老沙認為,頭部酒店集團之間的整合更多在于合作。
就比如君亭與精選國際酒店集團,德朧集團與萬豪國際、首旅與凱賓斯基、凱悅與華潤置地等。
但是,對于腰部酒店集團和區域酒店集團來說,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可能就成為一件很考驗智慧的事了。
比如說,中小酒店集團,是做全還是做專?是鋪大攤子還是穿透一個市場?
老沙跟好多個本土酒店集團的開發總聊這個事,對方給出了反饋:
當下投資標的更在意互補性。
一是品牌的互補性?;ㄥX投一個全系列的酒管集團,沒必要也不值當。有意識地品牌補強,投資會更精準。
另一個是市場的互補性。單從收購層面來說,選擇一個深耕某一區域的酒店集團,遠比投一個做更大市場但每個市場都做不透的品牌要好的多。
舉一個例子。
東呈集團在去年投資了莫蘭迪酒管。說實話,在這個投資之前,老沙真沒聽說過這個品牌。但在跟東呈的朋友聊過之后,老沙認同這筆投資的邏輯。
因為,莫蘭迪酒店主營中高端品牌,跟以經濟型起家的東呈集團互補性比較強。并且,這個品牌的產品力在當地(北方市場)也有一定影響力,符合上述的“品牌互補和市場互補”的投資邏輯。
喬治·莫蘭迪酒店 / 圖源:東呈酒店集團
在遵從這一投資邏輯的基礎上,腰部酒管集團可以進行一次自我掃描:有沒有因為貪大求全而沒有打造出王牌品牌和根據地市場?
根據老沙平時監測到的信息,湖南省一家主做經濟型產品的酒管公司,就具備了上述特點。目前已經受到了頭部酒管集團的關注。
而中部某省的另外一家酒店集團,則因攤子鋪的太大,在接受頭部酒店集團考察之后,因為價格問題始終沒有談攏而告吹。
從獨立發展的角度來聊,腰部酒管和區域酒管可站在更加長線的角度進行規劃和戰略布局。只是,結合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這種做大做強的難度更大,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加惡劣。
并且,實事求是講,把規模做大——已然不是腰部酒管未來的發展目標,把產品做強才更具實踐和參考意義。
03
行業更加務實
盡管K總在投資領域經驗豐富,并且對酒店行業做了深度掃描,老沙依然不建議他們進入酒店領域。
因為單純的財務投資,更加追求短線收益,這與酒店集團的核心訴求并不匹配。并且,投資酒店的收益,可能不及他平時關注的大消費行業?;蛟S,這也是市場上專門針對酒店領域的投資機構偏少的主要原因。
回歸到整個酒店行業來說,不管是之前追求做大,還是現在尋求做強,一個明顯的信號是:酒店行業上下游都在變得更加務實。
其中,酒店集團開始變得務實。
很多集團不再在籌開門店上過分考核KPI,而是轉向利潤指標和門店收益。畢竟,開出很多門店,如果連管理費都收不上來,最終結果只是自欺欺人。
投資人也開始變得務實。高星酒店業主方,尤其是掛牌國際酒店聯號的業主,在經歷10年左右的經營之后,開始考慮支付高額管理費是否劃算的問題。
而對于連鎖酒店品牌的投資人,更是追求效率和投資回報。
老沙了解到的信息是,已經開始有投資人與酒管集團尋求對賭:
如果年底收益超過預定目標,投資人如數甚至更多支付管理費;如果未超過預定目標,投資人會不再支付相關費用。
這批經歷市場捶打多年的酒店投資人,在市場極度內卷的環境下,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現金流和收益管理,并轉向酒店集團提出更多要求。
對于很多腰部酒店集團和區域性酒店集團,未來或大概率接受這種“對賭”,哪怕多少帶有很多不情愿。
消費者則更不用多言——既要又要還要,并且美其言曰“情緒價值”。這種消費畫像的調整,讓酒店集團在投資和運營成本上持續水漲船高。
這種產業鏈上下游的務實,在未來三五年,勢必會深刻影響各個鏈條和環節的運維模型。原有經過多次市場驗證的產品模型或被大面積推翻,一個新的“世界”極有可能雛形漸顯。
所以,對于整個行業來說,真的有必要重新審視整個市場了。
統籌 | 勞殿 編輯 | 阿渲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酒管財經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任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