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華博商業評論
郵箱 | hbsypl2023@163.com
在成都擁有一條菊樂路的菊樂股份又要沖刺IPO了。6月24日,菊樂股份宣布其北交所上市輔導驗收通過,正式獲得IPO申報資格。
菊樂股份的起源可追溯至1966年成立的成都化學制藥廠。1996年,菊樂股份正式進入乳制品行業,主營含乳飲料及乳制品,是國內較早的一批乳企。據悉,早在2017年菊樂食品就遞交過上市申請文件,止步IPO后,公司又分別于2019年、2020年、2023年三度提交上市申請材料。
從上交所、深交所再到北交所,菊樂股份用八年時間,走完了一條頗具曲折的資本之路。而隨著實際控制人童恩文年近耄耋,菊樂上市的“時間窗口”也愈發緊迫。
那么,這家區域乳企,為何屢次IPO受挫?線索或許就藏在2024年6月深交所對菊樂股份下發的審核問詢函中。當時,深交所對菊樂股份的資金流水核查、違規對外提供財務資助、控股股東資金占用、經銷商存在期末壓貨等多項關鍵信息進行提問。
以“內部控制缺陷”為例,深交所發現菊樂存在利用個人賬戶對外收付款項的情形,相關個人賬戶直至2021年12月30日將扣除員工困難互助基金后的結余資金轉入菊樂銀行賬戶才注銷,因此交易所對公司提問,“是否存在發行人體外資金循環形成銷售回款、承擔成本費用的情形;是否存在控股股東資金占用的問題”。
盡管合規性問題讓監管層多有顧慮,但在業績表現上,近幾年菊樂的確拿出了不錯的成績單。2020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分別為9.94億元、14.21億元、14.72億元、15.62億元和16.4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億元、1.58億元、1.72億元、1.96億元和2.32億元,連續四年實現增長。
區域市場方面,菊樂過去八年也在積極擺脫“川字號”標簽。2019年—2020年,菊樂股份在大本營四川市場的營收占比超過90%,但在2020年10月收購黑龍江惠豐乳品有限公司后,菊樂逐步打開東北市場。2023年其四川市場營收占比降至77.35%,東北三省市場營收占比提升至8.36%,初步形成“本地深耕+外拓延伸”的雙輪驅動格局。
走向全國的同時,菊樂在本地市場繼續保持優勢。據尼爾森零售研究數據,2022年菊樂“酸樂奶”產品在酸味奶全國的銷售額市場占有率為2.20%,排名全國第五;在四川地區的銷售額市場占有率為20.70%,排名第四;在成都地區的銷售額市場占有率為54.60%,排名第一。
盡管盈利能力穩定,市場基礎扎實,但菊樂在北交所強調的“創新性”上卻表現平平。從2022年至2024年,菊樂股份用于研發的費用僅分別為630萬、474.1萬和514.9萬,占當期營收比重分別為0.42%、0.30%和0.31%,遠低于許多同類型企業。
股權結構方面,企查查信息顯示,實控人童恩文對于四川菊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高達26.51%;若菊樂股份成功上市,公司市值或將邁向新的臺階,公司股東手里的股份也將更易變現。而就在6月16日,菊樂股份剛剛發生了工商變更。高級管理人員備案中廖金華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張揚,這也被外界解讀為上市前的一項“關鍵動作”。
從一條成都的“菊樂路”,到邁向資本市場,菊樂股份走過了一段典型的本土品牌發展路徑。如今,北交所給予了更多中小企業融資和上市的機會,也為像菊樂這樣體量適中、業績穩定的企業打開了另一扇窗。菊樂上市與否,最終不僅考驗其經營基本面,也將決定它未來能否從“地方強者”真正走向“全國玩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