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中國誤判伊朗,實際上是伊朗誤判了中國
伊朗最大的戰略失誤,就是小看中國,以為自己可以當棋手拿捏中國,卻忘了自己只不過是大國博弈的棋子。
不管如何粉飾,這一次伊朗所遭受的損失,都遠遠大于以色列,多名軍事高官和科學家死亡,核設施嚴重受損,哈梅內伊被逼到躲在地下掩體,提前安排3名接班人。
伊朗內政外交策略都有極大的問題,但最大的戰略失誤就是小看中國。
伊朗有一種致命的自我定位錯位:既把中國當反美工具,又將中國作談判誘餌。
伊朗上下彌漫著一種自信,認為憑借其重要的地緣位置和作為反美先鋒的角色,足以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找到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甚至左右逢源,攫取最大利益。
他們相信,中國需要伊朗作為其在中東的戰略支點,來挑戰美國的主導地位。
但是伊朗高估了自身價值,卻嚴重低估了中國作為一個全球大國,外交政策的復雜性、耐心和長遠布局。
伊朗以為自己是棋手,殊不知,在中國更宏大的中東乃至全球棋局中,它僅僅是一枚重要但絕非不可替代的棋子。
伊朗的邏輯其實很簡單,中國和美國就是最大的對手,伊朗對抗美國,就是幫中國分擔壓力,那中國就要出錢出力,滿足伊朗一切要求。
如果滿足不了,那伊朗就會隨時轉向西方,他們認為這會讓中國承受更大的戰略壓力。
在這種邏輯的指導下,伊朗就在中美間反復橫跳,給自己不斷制造籌碼。
2014年的伊核談判,伊朗把中興通訊和伊朗電信的交易數據提交給美方,被當成核心證據,導致中興被狠狠的制裁,光罰金就交了十多億美元。
2020年那份轟動全球的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協議,本是伊朗突破制裁困局的黃金鑰匙。可協議墨跡未干,伊朗經濟部副部長費克里便公開抱怨中國只投了1.85億美元,俄羅斯卻投了27億。刻意用數據貶低中方合作,試圖刺激歐美拋出更好條件。
聽起來這邏輯好像沒問題,但伊朗錯就錯在高估了自己,小看了中國。
中國數千年沉淀的歷史智慧,從來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籮筐。
伊朗有石油沒錯,沙特就沒有嗎?伊拉克沒有嗎?大鵝就沒有嗎?事實上這幾年中國從伊朗進口的石油是不斷下降的,24年從伊朗進口的石油只占我們進口量的10%左右。
中伊鐵路、人民幣結算、北斗導航合作,這些中國提供的戰略平臺,被伊朗視為理所應當,伊朗卻忘了大國只與可靠者共舞。
中國不僅是伊朗最大的貿易伙伴,同樣也是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近年來,中國與海灣國家的關系發展迅速,合作領域從能源擴展到高科技、金融和基礎設施。
對中國來說,與富裕、穩定且致力于經濟轉型的海灣君主國合作,其風險遠低于與一個深陷地緣沖突、經濟凋敝的伊朗深度捆綁。
而且,中國已構建多元化能源網絡,可以從俄羅斯管道獲得原油,而且還擴建了遠東油管;還有中亞天然氣管道;同時中國在非洲也布局了油田合作,加上中巴經濟走廊陸路輸油通道打通,降低對霍爾木茲海峽的依賴。
伊朗威脅封鎖海峽將沖擊中國40%的原油海運,但中國近年已將中東原油依存度從60%降至40%,并通過中俄陸路管線、緬甸皎漂港等通道分散風險
伊朗作為陸海絲路交匯點,支撐中吉烏鐵路延伸、恰巴哈爾港等關鍵項目。但若伊朗局勢動蕩,中國可是有備選方案:比如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就可以代替恰巴哈爾港功能
這一切都說明伊朗很重要,但對中國來說并非不可或缺。
中國不是任何國家的槍,而是執棋的手;伊朗只能是一枚棋子,做棋子就要有做棋子的覺悟。
在大國博弈的世紀棋局中,反復橫跳者終將墜入夾縫,而看清棋手意志的人,才能找到生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