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華潤資產官網
華潤資產近些年的業績持續承壓,4年來有3年業績“雙降”。不僅如此,一筆涉案金額超26億元的重大未決訴訟,更讓公司財務狀況蒙上陰影......
楚小強丨文
張建民僅掌舵了一年,華潤資產又換帥了。
接替張建民的是劉小臘,他原是華潤信托董事長。
劉小臘赴任華潤資產董事長后,華潤信托一把手空缺,目前由董事胡昊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直至新人選產生。
華潤資產和華潤信托都是華潤金控子公司。劉小臘此番被調任,屬于華潤金融體系內部人事調整。
劉小臘其實在華潤深耕已久,不僅現任華潤(集團)有限公司金融事業部常務副主任,在此次掌舵華潤資產前,他已先一步被聘任為華潤金控總經理。
作為華潤集團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核心公司之一,華潤資產近些年的業績持續承壓,4年來有3年業績“雙降”。今年一季度,華潤資產再度錄得業績“雙降”的成績單。
不僅如此,一筆涉案金額超26億元的重大未決訴訟,更讓華潤資產的財務狀況蒙上一層陰影......
01
核心領導成員大調整
日前,華潤資產聘任劉小臘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原董事長張建民宣告卸任。
無獨有偶。華潤信托也在次日披露消息,稱劉小臘因工作變動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法定代表人職務。
這兩家公司都是華潤金控旗下控股子公司。劉小臘從掌舵華潤信托到坐鎮華潤資產,顯然是華潤集團金融體系內部的一次人事調整。
從履歷得知,劉小臘畢業于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專業,擁有該校經濟學博士學位。在金融行業資產管理及投融資業務等領域有近25年的高級管理經驗。
劉小臘還有銀行機構從業經歷,曾歷任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同業金融總部常務副總經理、佛山分行黨委書記等職務。進入“華潤系”之后,他擔任過華潤銀行常務副行長,后來歷任華潤信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
掌舵華潤資產前,劉小臘于6月16日被先一步聘任為華潤金控總經理,同時還擔任著華潤(集團)有限公司金融事業部常務副主任。
華潤資產上一次人事大調整發生在2024年5月,距今僅隔了1年時間。
彼時,華潤資產一二把手等核心領導成員同時變動,時任總經理張建民以更進一步的方式,接替任海川擔任華潤資產董事長,因此總經理一職聘任了張福政擔任。
今年1月,華潤資產總經理率先更換,由秦鋒接替張福政成公司二把手。
據華潤資產介紹,秦鋒1979年出生,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及證券投資領域擁有10年以上高級管理經驗。他的學歷也頗為亮眼,擁有美國上愛荷華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及美國紐約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秦鋒曾任華潤資本總經理、首席執行官;華潤金控副總經理;華潤集團董事長助理。另外,秦鋒還曾在招商局集團工作,擔任過董事會秘書、董事長助理等職務。
而今董事長變動后,華潤資產自此形成了以劉小臘和秦鋒為核心的領導團隊。
華潤資產表示,“董事長的變動屬于公司正常人事變動,不會對公司治理、日常管理、生產經營和償債能力造成實質性影響。”
02
經營業績持續承壓
作為華潤集團旗下主營資產管理業務的核心公司,華潤資產背靠強大的央企品牌,依托集團產業資源優勢,在為客戶提供資產管理多元化金融服務方面占據先天優勢。
“當前華潤資產處于轉型發展關鍵階段,必須深刻認清面臨的形勢任務,主動承接落實集團戰略部署。”劉小臘在日前公司相關發展戰略行動學習會上表示。
華潤資產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小臘,圖源:華潤資產微信公眾號
要知道,華潤資產曾參與過原珠海市商業銀行的重組,成功完成近30億元金融不良資產的剝離。更為外界熟知的是,它曾成功實施對大型央企中國華源集團、三九企業集團的重組合并,重組債務規模超過600億元,盤活了一大批低效資產,行業地位憑此顯著提升。
不過,近些年來,受宏觀經濟及行業因素影響,華潤資產部分重組類項目資產處置不及預期,公司經營業績大不如前,幾乎呈現逐年下滑趨勢。
據wind數據,2021年至2024年的四年間,華潤資產只有2023年度的營收和凈利潤呈現正增長,其余3年業績均呈現“雙降”態勢。
比如2024年,華潤資產實現營收7.58億元,同比下滑22.16%;凈利潤為2.32億元,同比減少38.54%。
拆解利潤表會發現,造成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是投資收益的萎靡。2024年,華潤資產投資收益由上年9.06億元銳減至5.65億元,減少了3.41億元,降幅達37.64%。
華潤資產主要以收購經營類和收購重組類業務為主,但2024年這兩大業務的收入紛紛下降,其中收購重組類業務的收入同比降幅超過57%。
收入縮水背后,一方面是2024年金融不良債權市場活躍度下降,AMC行業整體低迷,公司收購經營類業務投放規模下降;另一方面受宏觀經濟影響,公司項目退出不及預期。
進入2025年一季度,華潤資產經營業績進一步承壓,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38億元和0.45億元,同比下滑32.29%和46.3%。其中投資收益由上年同期的1.73億元減少至1.45億元,再度下降了16.19%。
03
重大訴訟潛藏風險
如今,劉小臘掌舵華潤資產,業績壓力僅僅是以其首的管理團隊面臨的難題之一。更嚴峻的問題是,華潤資產還存在一起重大未決訴訟,且涉案金額巨大。
今年1月,華潤資產收到來自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民事判決書,該院判決其向深圳前海東方創業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金控”)賠償投資本金26.72億元及收益損失。
這場訴訟涉及“大業信托-華翰科技破產重整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該信托計劃成立于2020年7月,華潤資產與合作方前海金控分別以劣后、優先級形式認購信托計劃份額。其中前海金控認購A類份額26.7億元,華潤資產認購信托計劃B類份額7.4億元。
信托計劃的底層資產是位于深圳南山區和坪山區的2宗地塊,目前正推進城市更新項目。不過,由于項目回收進度低,處置不及預期,故而引發華潤資產與前海金控之間的糾紛,后者要求華潤資產賠償信托計劃項下未獲分配的投資本金及收益。
一審判決落地后,華潤資產沒有服判,并對案件提起了上訴。
對華潤資產而言,26.72億元不是一筆小數目。若對比公司2024年度的凈利潤,這一賠償金額已然是其年度凈利潤的11倍還多。
如此大額訴訟金額,母公司華潤金控2025年主體評級報告也提及了相關風險。華潤金控評級機構聯合資信在評級報告中指出,“考慮到該訴訟金額很大,若最終法院判決華潤資產進行賠償,將對公司財務報表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這起糾紛是否會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公司目前提起上訴的進展如何?針對這一系列疑問,山海新財經于6月24日致函華潤資產了解情況,但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