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央視記者獲悉,當地時間6月22日,一位白宮高級官員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21日下達了襲擊伊朗核設施的最終命令,并指示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繼續推進襲擊行動。美國副總統萬斯6月22日在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采訪時也稱,特朗普在炸彈投下前幾分鐘做出了最終決定。萬斯稱,特朗普有權在最后一刻取消這次襲擊,但特朗普決定繼續進行襲擊。美東時間21日18時40分,領頭的B-2轟炸機向伊朗福爾多核設施第一處目標點投下2枚鉆地彈。
特朗普(資料圖)
日前,美總統特朗普下令對伊朗核設施進行襲擊,而且他還暗示伊朗可能出現“政權更迭”。于是,一些外媒渲染起中國對伊朗投資的約3萬億元要“血本無歸了”。自中國和伊朗在4年前簽署了《中伊25年戰略合作協議》以來,兩國在多個領域展開了深層次的合作。中國當時承諾在銀行、電信、鐵路等關鍵領域,對伊朗進行4000億美元,也就是大約3萬億人民幣的巨額投資,為伊朗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而伊朗也承諾向中國提供穩定且較為廉價的能源供應。
伊朗官員正式確認,福爾多基地遭受轟炸。伊朗廣播公司官員稱,美國襲擊的核設施里并不含有輻射物質,就是說在被轟炸之前,福爾多等核基地里的核物質早就被轉移了。而伊朗的伊斯法罕省安全副省長阿克巴爾·薩利希也證實,納坦茲和伊斯法罕的核設施附近遭到了襲擊。每架B-2隱身轟炸機可以攜帶兩枚14噸重的掩體鉆地炸彈,MOP,這種炸彈現在只有美國才擁有。伊朗受到美國的劇烈襲擊,擁有核武器的可能性會大打折扣。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進攻伊朗,在美國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對特朗普進行了猛烈的批評,民主黨眾議員科爾特斯說特朗普未經美國國會授權就攻擊伊朗,違反了美國憲法,構成了彈劾特朗普的理由。另外,美國眾議院少數黨領袖杰弗里斯說,特朗普誤導了美國民眾,使美國面臨卷入中東災難戰爭的風險,要求特朗普對此次軍事行動造成的任何不利后果承擔全部責任。美國-伊斯蘭關系委員會公開譴責美國對伊朗的襲擊,說特朗普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是非法和不公正的戰爭行為。
自從伊以沖突爆發后,中東局勢掀起新風云,王毅外長的電話外交也在六月進入高頻節奏。6月24日,也就是特朗普政府宣布伊以沖突停火的同一天,伊朗外長阿拉格奇撥通了我國外長王毅的電話。當時,伊朗表示“中方作用至關重要”時,王毅做出回應:“中方始終是中東和平的建設者、中東穩定的促進者”,這第一句話定調中國角色,緊接著拋出我國領導人對于中東局勢的四點主張:停火止戰、保民安全、對話談判、國際促和。
從長遠來看,伊以關系若得不到根本改善,類似沖突恐怕還會不斷上演。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需要的不僅是雙方的努力,更需要國際社會協調一致的合作。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經濟與人道主義問題。戰爭必然導致基礎設施受損、居民流離失所,這些都需要時間和金錢去修復。對于中東普通百姓而言,他們更加渴望的是一個安全祥和的生活環境。無論政治如何博弈,最終受到傷害的往往是那些無辜的老人和孩子。
伊朗(資料圖)
就在中伊兩國外長通話后,不到48小時,伊朗國防部長納西爾扎德抵達了中國,參加本屆上合防長會議。這也是伊以雙方宣布停火后,伊朗軍方高層的首次外訪行程,從這處細節上也可以看出來,伊朗對于發展對華關系的重視程度,而且在中東問題上,兩國也有一定的共同話題。伊朗既然要爭取中方的支持,那就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跟中方擴大利益共同點。所以這次伊朗防長訪華,可能也是受總統佩澤希齊揚委托,來跟中方交個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