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蔡瀾先生離世的消息,心里咯噔一下。至此,金庸、黃霑、倪匡、蔡瀾這四位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的傳奇人物,都已作古。
說實話,作為一個80后,我是看著“四大才子”那些經久不衰的作品成長的,每次接觸他們的文字、音樂或影像,都能感受到那種撲面而來的才氣與魅力。
說起 “香港四大才子”,那必須先提金庸先生。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 年出生在浙江嘉興海寧的一個名門望族,家里那是相當有文化底蘊,“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 說的就是他們家。
金庸先生可以說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頂尖人物,被大家稱為武俠小說界的 “絕代宗師” 和 “泰山北斗”,金迷們都尊敬地叫他 “金大俠” 或者 “查大俠”。
他寫的武俠小說,像《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雕俠侶》《笑傲江湖》等等,在華人世界那是家喻戶曉,影響力極大。誰小時候沒躲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看《射雕英雄傳》?他筆下的江湖,有血有肉,有情有義。郭靖的憨厚、黃蓉的機靈、楊過的叛逆、小龍女的清冷...這些人物就像活在我們身邊一樣。這些作品不僅情節精彩,人物形象鮮明,還蘊含了豐富的歷史、哲學等知識,把江湖描繪得栩栩如生。而且好多都被改編成了電影、電視劇,捧紅了無數明星,奠定了華語武俠文化的基礎。
除了寫武俠小說,金庸先生還創辦了《明報》,他寫的社評那也是針砭時弊,成為了香港知識分子的精神標桿。金庸先生2018年離世時,整個華語世界都在哀悼,因為他不只是寫了幾本小說,而是為我們構建了一個精神家園,他的離開讓無數武俠迷悲痛萬分,感覺自己的江湖夢好像也跟著破碎了一部分。
黃霑先生是 “香港四大才子” 中不得不提的一位。1941 年他出生于廣州,原名黃湛森。黃霑先生是香港的音樂教父、填詞人,出了名的“鬼才”。他寫的歌詞,把市井俚語和古典詩詞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特別能打動人心。像《上海灘》的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僅僅這幾句,就把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滄桑浮沉描繪得淋漓盡致。還有《滄海一聲笑》,大氣磅礴,充滿了豪情壯志,這首歌是他和金庸先生合作的《笑傲江湖》主題曲,堪稱武俠與音樂完美結合的經典之作。黃霑先生一生創作了接近 2000 首流行曲,可以說他憑一己之力推動了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
黃霑先生不僅在音樂上成就非凡,主持節目也是妙語連珠,那種港式幽默至今無人能及。他主持過電視節目《今夜不設防》,這個節目邀請了很多像張國榮、林青霞等巨星來做客,在輕松幽默的氛圍里和明星們深入交談,展現了文人的風流和魅力,節目收視率超高。只可惜,2004 年 11 月 24 日,黃霑先生因肺部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去世,享年 63 歲,很多人才驚覺:原來那些陪伴我們長大的旋律,都出自這位“不修邊幅”的大叔之手。
再說說倪匡先生。倪匡原名倪聰,1935 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是浙江寧波。他也是個傳奇人物,1957 年偷渡到香港后,從最底層的工人、校對、編輯做起,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華,自學成才成為了專業作家。倪匡先生寫作范圍特別廣,偵探、科幻、神怪、武俠、言情各種類型他都能駕馭,而且寫作速度快得驚人,每小時能寫八千字,據說還曾同時為 12 家報紙寫連載,這能力不得不讓人佩服。他最出名的作品當屬《衛斯理》系列,還有《藍血人》《原振俠》等。他的科幻小說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開創了華語科幻的先河,作品里關于外星文明、時空穿越等主題,在當時特別新穎,吸引了無數讀者。
倪匡先生還涉足影視編劇行業,他參與編劇的作品超過 300 部,像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就有他的功勞。他還曾在金庸出國期間代寫《天龍八部》連載,把阿紫眼盲的橋段寫得十分精彩,你能想象兩位大師級人物這樣“合作”嗎?金庸先生都夸贊他 “無窮的宇宙,無盡的時空”。倪匡先生在 2022 年 7 月 3 日逝世,很多書迷都說:“衛斯理終于去外星了。”他的離去讓華語科幻界和文學界都失去了一位重要的人物。
最后就是剛剛離世的蔡瀾先生了。1941 年蔡瀾先生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后來定居香港。蔡瀾先生是美食家、是作家、是節目主持人,更是生活家。他談吃、談喝、談女人、談人生,是大家公認的“香港第一玩家”。蔡瀾先生特別推崇 “食色性也” 的生活哲學,他寫的專欄文字幽默風趣、通透豁達,讓人讀起來特別過癮。他對美食有著獨特的見解和熱愛,還曾與金庸、倪匡、黃霑一起組過 “香江四大才子” 飯局,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記得他說過:“人生的意義就是吃吃喝喝,快快樂樂。”簡單一句話,道出了多少人生真諦。
蔡瀾先生在電影行業也頗有建樹,早年在新加坡《南洋商報》寫影評,后來到日本學習電影制作,得到邵逸夫的賞識,擔任過邵氏駐日的分區經理,還在邵氏公司和嘉禾電影公司任職,監制了很多電影,像成龍主演的《快餐車》《龍兄虎弟》等大片都有他的參與。
1992 年,蔡瀾先生開始進軍商界,創辦監制了很多食品。他還主持過不少電視節目,像《蔡瀾嘆名菜》《蔡瀾嘆世界》《今夜不設防》等,都深受觀眾喜愛。蔡瀾先生每年在微博開放評論區回復網友提問,他那簡短直白又一針見血的回答,被網友稱為 “毒舌式人生指南”,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就在 2025 年 6 月 25 日,蔡瀾先生在親友陪同下,于香港養和醫院安詳離世。
“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寫武俠,給我們構建了一個宏大的江湖世界;倪匡寫科幻,帶我們暢游在充滿想象的宇宙空間;黃霑寫詞曲,用音樂訴說著人生百態;蔡瀾寫美食,教我們享受生活的美好。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共同構成了香港文化的一個縮影,成為了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里程碑。在上世紀香港的黃金年代,他們就像四根頂梁柱,撐起了一片文化的天空。他們的作品跨越時空,至今仍在影響我們。
現在想想,“四大才子”的相繼離世,就像是一本厚重的書終于翻到了最后一頁。但好書總會被人反復翻閱,他們的作品和精神也會一直被傳頌。在這個短視頻充斥的快餐文化時代,或許很難再出現這樣的文化巨匠了,這讓我感到一絲傷感。
不過,正如蔡瀾先生常說的:“活著的時候要盡興。”四位才子活得精彩,留下了無數寶貴財富,這已經足夠了。我們這些后來者能做的,就是好好閱讀他們的作品,感受他們的智慧,讓這些文化瑰寶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褪色。
香港四大才子,謝謝你們來過。江湖路遠,愿你們在另一個世界,依然瀟灑如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