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6月26日,澤連斯基還在北約峰會上一臉正氣,呼吁北約設立"人道主義禁飛區", 要求西方100%確保民用設施不受導彈襲擊,結尾還強調戰爭必須遵守日內瓦公約,保護非戰斗人員生命"。
然而他的話音剛落,下午庫爾斯克就炸了,中國鳳凰網記者盧宇光,采訪現場直接被烏軍的FPV無人機懟臉襲擊,腦袋負傷,好在命撿回來了。
感情,澤連斯基呼吁平民保護只針對烏克蘭民眾啊,這感覺就像是澤連斯基剛在鏡頭前許諾:"絕對保證平民安全",鏡頭一轉,自家無人機就在精準鎖定記者開炸。
對此,扎哈羅娃在莫斯科外交部直接開炮:"恐怖主義行為!這就是基輔官方要消滅所有報道真相的眼睛”。并表示侵犯中國記者的生命安全,俄方絕不會輕饒。
畢竟烏克蘭早在1983年就簽署了《1949年日內瓦公約關于保護國際性武裝沖突受難者的附加議定書》,規定:新聞記者有權享受平民保護,蓄意襲擊報道沖突的記者是明確戰爭罪行。
而且烏軍在轟炸前,想分辨地方的記者還是普通敵對目標并沒有那么難,要知道FPV無人機的性能那可是杠杠的,通過FPV眼鏡實現可以第一人稱視角實時回傳,延遲低至28毫秒。
并且擁有AI視覺模塊,如微生物的機器視覺,可實現目標自動鎖定,系統分辨率達到4K高清。再加上涉事無人機殘骸搭載了SV-24型軍規圖傳模塊,具備三重目標鎖定功能:首先是紅外輪廓掃描,可識別人體和車輛形態;然后文字OCR識別,連路邊廣告牌的字體都能看清,最后就是PRESS反光條光譜反饋,對120×80cm以上標識觸發警告。
也就是說烏軍操作員必須手動關閉三組警報,才能實施攻擊,技術流程比發射導彈更復雜。所以在這么多重保障下,烏軍不小心誤傷的可能性太低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媒體早就被西方社交媒體封殺,前線活躍的非西方記者一只手能數過來,中國面孔盧宇光在庫爾斯克采訪也幾乎等于自帶身份標識。而前線也有消息稱,烏軍對無人機飛手的識別培訓相當嚴格,誤傷理由聽著實在離譜。
那為什么烏軍被這么多雙眼睛盯著還敢捅這馬蜂窩呢?難道是戰局太緊,管不了那么多了?
不是管不了那么多,而是覺得自己又有靠山了!
扎哈羅娃一句"絕不輕饒"撂下了狠話,仿佛比中國更生氣,你以為她只是為了替中國記者出頭?那就太天真了。俄羅斯早就憋著勁想找個由頭擴大火力,順便隔山打牛敲打西方國家呢!
沒看事情鬧這么大,歐美主流媒體卻集體裝聾作啞。這事兒在TikTok上兩天飆出200萬瀏覽量,CNN報道標題竟寫成"俄控區發生襲擊事件",怎么模糊怎么來。
法新社更離譜,只提"中國記者受傷",就是不說誰干的。想想看,要是挨炸的是BBC記者,恐怕整個西方早就炸鍋了吧。這些其實都是在暗暗為烏克蘭站臺呢!
再加上前段時間,特朗普才在北約峰會上喊一眾小弟把軍費提到GDP的5%,這是啥陣勢?等于告訴俄羅斯,烏克蘭背后靠山的實力又更足了。當然,美國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壓力完美轉嫁給歐盟,反正消耗的是歐盟的老底,還能幫他和俄羅斯打擂臺。
而一旦北約真把"加錢"搞定了,后果誰都知道:裝備代差加上規模壓制,俄羅斯就算骨頭再硬也扛不住。這時候烏東前線上炸傷中國記者,對俄羅斯來講簡直是天降大禮包——你看,證據確鑿、目標特殊,正好借此升級攻勢,順理成章,戰場就這么現實,很多正義發聲的背后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參考資料: 鳳凰網:鳳凰記者盧宇光在俄烏前線遭無人機襲擊負傷,已送醫救治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中國記者在庫爾斯克遭烏軍無人機襲擊,俄外交部譴責“恐怖主義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