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沖突宣布停火,特朗普擔任中間人調停局勢,伊朗和以色列紛紛給出了自己的回應。與此同時,美聯儲宣布降息,美國接下來的目標很有可能是中國。伊以為何突然停火?中美之間是否還會打響關稅戰呢?
綜合多家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公開表示,伊以沖突將“全面徹底停火”,伊朗外長阿拉格齊也證實了這一點,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只要以色列在24日凌晨4點前停止對伊朗的非法入侵,伊朗也同時放棄對以色列本土的報復,24小時后雙方可以進行停火談判。
雖然沖突只打了12天,但戰爭烈度遠超外界預估,沒有人想到以色列在美伊談判前夕不宣而戰,也沒人算到態度微妙的伊朗這次死戰不退,甚至哈梅內伊都交代好了后事,誓言摧毀以色列政權。但其實明眼人都清楚,這場戰爭是打不了太久的,美國象征性的下場反而是斡旋沖突的“潤滑劑”。
從以色列方面來看,內塔尼亞胡低估了伊朗的報復情緒,缺乏戰略縱深的以色列根本無法應對伊朗導彈的轟炸,更別說那些形同虛設的防空導彈系統。尤其是特朗普的態度從“最快下周出兵伊朗”變成“給伊朗14天時間考慮”,內塔尼亞胡那時候就已經清楚,美國是不打算趟渾水了,在特朗普宣布停火之前,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已經開始露怯了。
從伊朗方面來看,隨時擁有核武器是它和美國談判的重要籌碼,以色列不甘心伊朗用放棄擁核的代價換取西方解除封鎖,所以暗殺軍方高層、炸死核科學家以及核設施都是以色列刻意破壞美伊簽署協議。面對摩薩德對伊朗內部的滲透和底牌被提前掀開,伊朗必須要給國民一個交代,所以以色列不得不打,而且要打的狠。但美國的下場攪動了局勢,盡管在襲擊發生前,白宮就通過秘密渠道通知伊朗早做安排,炸的只不過是三座空殼子,但也給了伊朗罷手的契機。
短短12天的跌宕起伏,中東亂局已經邁過高潮階段開始走下坡,特朗普也非常滿意自己的“機智”,派遣美軍參戰看似卷入戰爭泥潭,實則是給伊以雙方一個臺階下,從而兵不血刃的實現“三贏”局面,而美國贏的最多。
既然解決了外部紛爭,特朗普就要著手內部問題,以及面對中國的關稅問題。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6月23日,美聯儲副主席鮑曼宣稱,如果美國通脹率能夠保持在一定范圍內,她將支持7月份降息。要知道,此前她一直堅定支持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決定,認為降息也解決不了美國現在的困境,除非叫停關稅戰,現在態度轉變意味著美國的貨幣政策將迎來很大程度的調整,很有可能為特朗普接下來和中國打關稅戰做準備。
這并不是無端的揣測,原本特朗普上臺接手的就是拜登時期遺留的爛攤子,又或者說,是特朗普上一任期掀起關稅戰挑起的苗頭,再加上美國的債務問題和經濟體系弊病,一點點的擴大成現在的危險局面。這一任期的特朗普又急于求成,不僅要對包括盟友在內的國家進行經濟收割,還要用關稅制裁的方式逼迫中國妥協,從而引導制造業回流,重新在國際貿易和供應鏈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
只可惜中國的反制太激烈,而美國的抗壓能力太差,只能邊打邊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中國手中。恰逢伊以沖突導致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各方受到的影響還需要一段時間平息,美聯儲在這個時候降息就是要將之前外流的資本重新引入國內。尤其是趁著斡旋伊以沖突的“大勝”之勢,對中國乘勝追擊。
當然了,美國在關稅問題上兩戰兩敗,接下來或許會重新將“臺灣牌”、周邊代理人合圍中國的招數都用上。不過這些招數對我們起不到任何作用,“以不變應萬變”方為正解,時間一直站在中國這邊,此消彼長之下,霸權垮臺才是可以預見的必然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