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雙一流”建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這一背景下,學科實力成為衡量高校綜合競爭力的核心指標,學科建設水平直接決定了高校的科研創新能力、資源集聚能力以及社會服務能力,因此"雙一流"時代本質上是"學科為王"的時代。
所以,各大高校的學科實力將成為該校沖擊世界一流的內生動力,那么哪些高校的內生動力最強呢?這一問題可以從最新公布的全球學科排名中找出答案。
2025年5月8日,全球權威數據分析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發布了最新一期ESI數據,中國高校再次以集群式突破的態勢引發了全球學術界的關注。在這份能夠衡量各個國家和地區學科發展的榜單上,中國高校在ESI學科建設中達到了新高度,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標志著中國高等教育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進程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本次,中國內地共有2所高校新增ESI前萬分之一學科,有23所學校新增ESI前1‰學科,其中就包括華中科技大學的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這也是華科的第9個全球前1‰學科,憑借這9個學科華科頂尖學科的數量位居全國第8名,再度展現了該校的學科建設質量和學科競爭力。
ESI收錄了12000多種學術期刊上發表的SCIE和SSCI近十年發表的論文和被引數據,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已經被全球普遍認可。我國高校“雙一流”建設也普遍把ESI進入全球前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學科數作為建設目標。ESI數據每2個月公布一次,均為上一次數據的基礎上增加2個月的數據。
通常能夠進入全球前1‰的學科,就意味著該學科的研究水平、學術影響力已經處于全球頂尖行列,可以被國際學術界視為學術權威。而這樣的學術權威,華科擁有9個,包括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化學、臨床醫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環境/生態學、材料科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值得一提的是,在被視為代表全球頂尖水平行列學科的萬分之一學科的指標上,華中科技大學的工程科學、材料科學也成功上榜,要知道目前僅有30所高校擁有萬分之一學科,可見萬分之一學科的含金量。
事實上,在世界高等教育的舞臺上華中科技大學早已嶄露頭角,根據軟科2024世界一流學科排名,該校儀器科學、能源科學與工程排名世界第6,化學工程排名第10,納米科學與技術、冶金工程分別排名第14和第17,機械工程和船舶與海洋工程排名第19和第21。據此說明,華科不僅手握世界前10 的一流學科,而且還擁有很多沖擊世界一流的儲備軍,這些優勢學科無疑是該校占學科高地的底氣。
"雙一流"建設推動高等教育競爭,已經進入了以學科實力論英雄的新階段。在這個時代,沒有一流的學科就不可能建成一流的大學,學科建設已成為高校發展的戰略支點和核心競爭力所在。高校必須深刻把握這一趨勢,優化學科布局,聚焦特色發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主動。
那么像華中科技大學一樣在全球教育舞臺上手握多個頂尖學科的大學,建成世界一流大學自然指日可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