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最近又犯了“間歇性”。
神經病
別看特朗普的關稅大錘對歐盟是一點都不客氣,還把歐盟扔到一邊兒,單獨和普京商量怎么瓜分烏克蘭。
可歐盟的態度是啥呢?
隨你擼我千百遍,我卻待你如初戀!
無論是G7,還是北約峰會,都對特朗普是大獻殷勤。
可在另一邊,歐盟卻對一直善待他們的我國來了精神,是找各種題材和我國過不去,尤其是在稀土問題上大做文章。
馮德萊恩剛在G7上指責我國的稀土管控政策,歐盟駐華大使托萊多就軟中帶硬地要求我國在30天交出稀土。
那么,歐洲現在到底是沒吃藥,還是吃錯了藥,為啥非在稀土問題上對我國大做文章?
而我國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要命了
我國在落實稀土出口管控政策時,其實主要是對美國的反制,并不是針對歐盟。
但是,怎奈歐盟自己不爭氣,那就只能跟著美國吃癟了。
想當初,默克爾大媽作為歐盟領袖時,中歐關系十分穩定和健康,經貿合作也是欣欣向榮。
那時候,默克爾大媽連特朗普都能教訓,馬克龍就更不敢和這位老前輩爭奪歐盟的領導權。
然而,在默克爾大媽退位之后,事情就開始有了變化。
恰好,又趕上俄烏打起來,歐盟于是乎就整體“北約化”,開始一路跟著拜登跑,而且,不但和俄羅斯為敵,同時,還把中歐關系搞得一團糟。
事實上,俄烏戰爭就是美國給俄羅斯和歐洲挖的坑,這種地緣政治的惡化對于歐洲各國經濟的影響極大。按理說,歐盟應該加強與我國的合作來對沖這種影響。可遺憾的是,無論是德國的舒爾茨,還是法國的馬克龍都沒有這種魄力。
尤其是馬克龍,為了爭奪歐盟的領導權,在俄烏問題上,對美國亦步亦趨。本來,他在訪華時收獲滿滿,這完全可以作為法國領導歐盟的資本。但馬克龍一回法國,卻直接向美國跪了,在新能源汽車等一系列問題上向我國發難。
再加上那個美國的傀儡~馮德萊恩,歐盟跟我國的關系能好才怪。
既然給臉不要,那就別怪我國在稀土出口管控上,把歐盟和美國并列。
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歐盟似乎根本沒拿稀土問題當回事。
今年4月2日,特朗普在關稅上直接向我國開戰,我國也沒慣著他,僅僅在兩天后,就宣布對7種關鍵的重稀土材料進行出口管控,加上去年年底我國對鎵、鍺、銻的出口管控,一下子就把特朗普搞得非常難受。
更厲害的是,我國這次宣布的管控,根本沒設緩沖期。而歐美的軍工、汽車和半導體芯片等高科技公司為了省錢,都基本不提前儲備被管控的這些稀土材料。
這下,不但美國傻眼了,歐盟也傻眼了。
6月初,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就發出警告:要是再沒中國的稀土材料,德國各大車企要不會延誤生產,要不干脆停產。
德國汽車行業的這種現狀其實也是歐盟所有需要我國稀土材料行業的一個縮影。
這么說吧,歐美的芯片、半導體、手機、電腦、機器人、無人機、航空、航天等等行業都會受到我國稀土出口管控的影響。這還沒算軍工行業,要是沒有我國的稀土材料,歐洲軍工企業生產的雷達、導彈、電子戰設備、戰斗機、軍艦等等主戰兵器的性能最起碼要退步兩代。
可以說,我國用稀土不但把美國捏的只翻白眼,把歐盟也捏的欲仙欲死。
當然,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不會像美國那樣搞霸權主義。所以,在聽到廣大歐美民用產品企業的呼聲之后,我國在6月7日便宣布批準了部分稀土材料的出口申請。同時,我國還提出將為歐盟符合要求的企業開通審批的“綠色通道”。
要說,我國已經對歐盟夠意思了,可誰成想,有人是給臉也不要。
稀土,還是稀土
6月16日,G7在加拿大開了峰會。
歐盟委員會的主席,就是那個全家都移民美國的馮德萊恩拿出了“祖傳的絕技”,也就是抹黑我國,對特朗普是百般討好。
在會上,這美國的傀儡是喋喋不休,又拿“貿易補貼”為借口,念叨我國要控制全世界的工業生產和供應鏈,是“真正的挑戰和威脅”。
尤其是針對我國的稀土出口管控,馮德萊恩更是污蔑我國把稀土“武器化”,利用在原材料的生產和精煉方面的領銜地位,來削弱所有競爭對手。
更神奇的是,在發表這番謬論的時候,馮德萊恩始終拿著一塊磁鐵道具,是手舞足蹈。
最后,她還特意附和特朗普關于我國存在貿易失衡的說法,吵吵著要和美國一塊兒解決這個問題。當然,落在最后的重點就是求美國別對歐盟加征關稅了。
不過,特朗普對此卻是一臉木然,沒啥太大的反應。而且,G7還沒開完,特朗普就在拍了“全家福”之后,提前跑回華盛頓,去研究轟炸伊朗的事兒了。
雖然馮德萊恩鬧喚得兇,但G7好像沒那么大膽子與我國公開作對,在會議聲明中根本沒敢點我國的名。
在G7之后,歐盟在6月23日開了一次會,主要內容是要給7月的中歐峰會定個調。
本來,借著雙邊建交50周年這個臺階,歐盟應該好好與我國溝通,盡量達成更多的共識和合作才對。可是,歐盟外長卡拉斯卻在記者會上又上演了一次“精神分裂”。
在答記者問的時候,她先說中國是歐盟最主要的貿易伙伴之一,而且,在氣候變化等很多領域都有合作。
隨后,她話鋒來了個180度大反轉,又把所謂我國援助俄羅斯、對歐盟搞網絡攻擊、脅迫貿易、干擾民主等老帽子拿出來,說是因為我國的原因,雙邊關系才緊張。
在對我國一通抹黑之后,卡拉斯最后鼓噪稱,歐盟需要在和我國的雙邊關系中保持“現實主義”。
其實,這不是卡拉斯第一次“精神錯亂”。
今年1月,她就稱美國最擔心我國。如果歐盟不能處理好和俄羅斯的關系,就沒法對付我國。因為我國一直在密切關注歐洲是怎么應對俄烏戰爭。
今年3月,卡拉斯又把我國當成“牌”,來巴結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她說歐美的貿易戰沒贏家,更不能讓中國在一旁撿便宜。
對于歐盟這種“間歇性”,我國始終非常大度。6月25日,王毅外長在集體會見歐洲27國駐華大使和歐盟駐華大使時,還特意強調了中歐是好伙伴,要互相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要搞好合作,來堅持多邊主義。
神經病
結果,歐盟駐華大使托萊多在當天就提出希望我國理解歐洲企業在稀土方面的“顧慮和恐懼”,說歐洲企業的經營因為稀土磁體短缺已經受到極大影響,并希望我國能在7月份解決稀土材料對歐洲出口的問題。
說白了,托萊多這話看似請求,其實是在要求我國在30天內向歐盟交出稀土,并以此作為歐盟和歐盟各國來華參加峰會的見面禮。
據其他方面的消息,在這次中歐峰會前,歐洲駐我國的代表們唯一關心的就是稀土,并希望我國延長許可證的有效期,或者干脆取消許可證。這無疑也印證了托萊多的真實想法。
不得不說,歐盟始終沒有端正自己的位置。
對于這種“滾刀肉”,我國要怎么處理才好呢?
回應
歐盟大多數領導人的腦子在最近幾年確實不太靈通。
還說這個托萊多,他還曾抱怨說我國的經濟在2017年之后暴增了4成,可我國從歐盟的進口卻跌了3成。所以,他宣稱歐盟要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可事實上呢,這完全是歐盟沒事找事,總是對我國進行貿易打壓造成的,例如,2024年,歐盟就打著“反補貼”的旗號,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莫名其妙地加關稅。
可即便如此,今年前5個月,我國對歐盟的順差又多了23%,創紀錄地超過了1100億美元。
這說明什么問題?
只能說明歐洲企業的供應鏈根本離不開我國。而我國又不是不想買歐洲的高技術產品,是因為歐盟總跟著美國對我國搞遏制,不賣給我國這樣的產品罷了。
這次中歐峰會本來是雙邊促進合作的一個大好時機,我國已經釋放了足夠的善意,讓歐洲車企拿到了急需的稀土材料。可歐盟還是擺不清自己的位置,反復在稀土問題上對我國說三道四。
其實,對于這幫西方人來講,如果他們說你“有”,那唯一應對的辦法就是我們確實“有”。
最近,我國針對稀土行業又頒布了一道“命令”,要求稀土企業必須將掌握核心技術的人員名單及詳細情況上報,同時,還要求一部分專家上交了護照,而且,未來對稀土行業相關專家的出境也會進行嚴格審批。
這意味著什么?
我國過去只是對稀土的流通環節進行管控,如今,我國已經把管控上升到核心技術和人員層面,顯示出我國從國家戰略安全角度對稀土行業的極度重視。
說白了,歐美根本搞不定稀土的精煉,這一措施就是防止歐美在狗急跳墻的時候,用出各種下三濫的手段來挖我國的墻角。
而且,這就是我國釋放出的一個明顯信號,告訴歐美我國在稀土管控方面是絕對不會妥協的,并不是你們提要求,我們就會照做。而是,我們來立規矩,你們要守規矩。
在一個月后的中歐峰會上,希望歐盟的領導人能看清現實,擺正位置,以一個正確的態度與我國進行平等溝通。
如若不然,對不起,后果自負。
素材來源:
“中方要求稀土企業上報這些信息,防止機密外泄”
觀察者網2025-06-26 08:05
歐盟駐華大使:請中方理解下我們的恐懼,下個月給解決稀土吧
觀察者網2025-06-26 09:3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