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循財任內首次訪華,其登機前用四個關鍵詞概括中新關系圖景!同時釋放出兩個重要信息,值得我們關注!
據聯合早報消息,近日,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應邀訪華,這是他以總理身份第一次來到中國。在登機前,他以“中新合作前景光明、信任、尊重、理解”四個關鍵詞,來概括兩國關系,釋放了強烈信號。
首先,“前景光明”的判斷建立在兩國硬核的外貿數據之上,2024年雙邊貿易額突破1100億美元。在中美打響貿易戰之際,新加坡總理用這樣的詞概括兩國關系,其實就是對華許諾,那就是新加坡并不會無腦追隨美國,未來兩國合作關系依然是堅定穩固的。
其次,“信任、尊重、理解”三個詞,已經表明了新加坡的外交哲學。從李顯龍時代開始,新加坡就拒絕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這種傳統在黃循財任內得到延續。當美國駐新使館發布涉華惡意視頻時,新加坡民眾的清醒反應,已經印證了這種民間共識。
此外,黃循財此行也釋放出兩個重要信息,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個,就是反對霸權、捍衛多邊主義,走合作共贏之路。眾所周知,作為城市國家,新加坡的經濟命脈高度依賴全球貿易,而中國已經連續12年穩居新加坡最大貿易伙伴,雖然新加坡可以通過馬六甲海峽對華施壓,但問題是,這里也成了新加坡的經濟命脈。
而且泰國一直想開鑿克拉運河,如果實現,必將導致馬六甲海峽的貨輪被分流,這將直接威脅新加坡作為全球航運樞紐的地位。如果新加坡配合美國對華施壓,這就會倒逼中方支持克拉運河項目,這樣新加坡的經濟根基將遭受重創。
正是因為這種底層邏輯,促使新加坡在涉華問題上保持理性。當然,美國既是新加坡最大投資來源國,也是安保體系的關鍵支柱。新加坡最終尋求的依然是“經濟靠中國、安全依賴美國”的微妙平衡。
第二個重點信息:推動項目提質升級,續寫合作新篇章。這次訪問,雙方多次提到蘇州工業園區這一老牌旗艦項目,但其關注點已從傳統制造業轉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賽道。去年該園區GDP突破4000億元,同比增長7%,也證明了產業升級的成效。更值得關注的是,黃循財在北京參觀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在天津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的行程安排,顯示出新加坡對前沿科技的布局意愿。
在合作機制層面,去年年底,中新自貿協定升級議定書正式生效,這也為雙邊投資注入了新動能。作為首個和中國簽署自貿協定的亞洲國家,新加坡的金融、法律服務優勢正和中國的市場規模形成互補。
站在中新建交35周年的節點回望,兩國關系已經超越簡單的經貿往來。我們也希望中新兩國的合作能夠進一步提質增效,在合作中互相成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