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豬價可以說是風雨飄搖,市場豬價多次超出市場預期。
首先本來按照往年規律,6月份正是二次育肥的好時機,因為市場通常看好中秋國慶的消費,所以往往會提前進行育肥,所以6月份豬價往往有抬頭的跡象。
這個6月很煎熬,因為二師兄頭上有3重壓力:
第一重是產能壓力。
雖然生豬產能相比前兩年已經去化了不少,但相對于虛弱的市場需求來說,依然很龐大。
再加上去年產能連續呈回升趨勢,對應到今年市場生豬存欄壓力也依然不小。
第二重是官方引導降重出欄。
生豬市場的供應壓力除了產能高、存欄高以外,還有大豬的壓力,但自官方引導各大豬企降重出欄,以及大豬和標豬價格倒掛,也使得原本想壓欄的大豬也迫于壓力出欄,加劇了市場的供應壓力。
第三重是官方引導控制二次育肥。
二次育肥雖然說不能改變產能,但是卻會影響生豬供應的節奏,當二次育肥比較積極的時候,可以階段性地降低當前供應,也能適當緩解供強需弱的局面。
官方引導要求多地控制育肥,相當于這部分壓力也要釋放到市場上。
而市場需求是個什么情況大家也都知道,再加上夏季高溫,出欄增加,需求減弱,于是豬價有下行風險。
在6月下旬一度跌破7元大關,而且根據預期,接下來隨著出欄持續增加,消費持續減弱,豬價仍有下跌風險。
但現實我們看的卻是,6月末豬價迎來持續上漲,截至目前已連續上漲了五六天,生豬均價重回14.6元/斤。
為啥沒跌反而上漲了呢?
我們認為這并不一定樂觀。
因為豬價逆勢上漲,必有緣故:
第一個原因是月末豬企出欄縮量。
豬企在月末出欄縮量是一個常見現象,月末或季度末往往會核算業績,當成末較高或業績已達標時,往往就會把部分出欄計劃放到下月。
又或者豬價持續下降時,也會控制出欄節奏,調節市場供應,待價格反彈后再增加出欄。
也有人認為是豬企為了賣仔豬,所以縮量出欄,抬高豬價。
總之,是一個階段性的因素。
第二個原因是天氣。
玉米上漲和天氣有關,豬價也一樣。
近日貴州、湖南、廣東等地相繼迎來大降雨天氣,部分地區甚至引發了洪澇災害,使得生豬區域調運不暢,也影響了生豬出欄。
第三就是市場情緒。
生豬市場的情緒一直很脆弱,看漲和看跌往往就在一念之間。本來生豬壓力大,需求疲軟,再加上大豬出欄加多,看跌預期較強。
但隨著天氣多變,再加上市場炒作夏季斷檔,使得養殖端也有部分惜售情緒。
于是,豬價并沒有像預期那樣下跌,反而持續上漲。
那么,能漲多久呢?
豬價上方的天花板還是很強硬的。
因為很明顯,當前豬價的漲跌不在需求端,而在供應端。
當供應縮量時,市場壓力減輕,再加上炒作,豬價就會止跌回調。但顯然這并非常態,因為下游需求不振,生豬供應壓力龐大,想要消化并不容易,或者說需要時間。
所以豬價上漲并不可持續,很快就會出現震蕩。
另一方面,官方引導停止擴產,減重出欄,以及控制二次育肥等,利好遠期市場,但當前大豬等供應壓力較大,也需要時間去消化,所以豬價市場也呈現出遠強近弱的特點。
所以短期看,豬價還并不具備反彈上漲的預期,繼續震蕩的概率依然較大。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