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光村的桃林掛滿青果時,猴群來了。 張昌友的十幾畝桃樹今年本該豐收。 每棵桃樹能結百斤果,現在枝頭只剩猴牙印。
地上散落著啃一半的桃子,汁水混著泥土發酸。 “三百多棵桃樹,損失超三千塊。”他蹲在地頭搓手。
隔壁玉米地更慘。 陳祥英的玉米稈成片倒伏,紅須剛冒頭就被折斷。
猴群專挑嫩玉米芯啃,十畝地預估損失兩千元。
這些獼猴精得很。
早晨七點準時“上班”,專挑村民吃飯時作案。 竹竿嚇唬不管用,敲盆子只能安靜五分鐘。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身份讓村民束手無策。 法律明明寫著“政府該補償”,錢卻遲遲不到賬。
保險公司后天啟動理賠程序。 得先拍照留證,再等專員核驗啃咬痕跡。 賠款標準還沒公示,村民心里直打鼓。
“種地辛苦哪是賠錢能算清的?”老陳抹了把汗。
生態變好反成新煩惱。 龍泉山植被恢復后,猴群數量三年翻倍。
農田與山林交界處成了重災區。
專家提議建隔離帶,可誰出這筆錢?
云南曾試點電圍欄,造價每畝超五千。 成都去年野生動物肇事理賠僅到位三成。
保險真能兜住底嗎? 張昌友把希望押在后天的保單上。
他盤算著要是賠不夠,明年改種辣椒——猴子嫌辣。 但全村都改種,辣椒價會不會暴跌?
保護動物與保障民生這本賬,還得細算。 數據顯示,四川野生動物致害年損失破億。
隔壁縣嘗試投喂點分流,猴子吃完照樣偷。 生物學家建議結群看守,可壯勞力都進城了。 老農們蹲在地頭抽煙等理賠。
他們不知道,保險條款里藏著多少免責項。 后天開始的這場實驗,牽動著無數紅土地上的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