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美軍用B2轟炸機投擲GBU57巨型鉆地彈,摧毀了伊朗的地下核設施。影響很大,也帶火了GBU57、鉆地彈。
GBU57這種巨型鉆地彈沒多么神奇,也不是那么簡單,研制難度屬于中等偏上。
鉆地彈是利用自身重量和下落高度,產生巨大動能,鉆進地下再爆炸。
GBU57全重13.6噸,從幾千米的空中砸下來,擊中地面,鉆進地下60。純粹的硬碰硬,撞擊地面的力度,與巖石、鋼筋混凝土的摩擦是極其恐怖的。GBU57里面裝2.4噸炸藥。13.6減2.4,那11.2噸是什么?
金屬外殼。
13.6噸的炸彈,11.2噸,82%都是金屬外殼。剩下的2.4噸,18%才是炸藥。
鉆地彈是連鉆帶炸。GBU57的11.2噸金屬外殼負責鉆,2.4噸炸藥負責炸。鉆占大比重,炸占小比重。
GBU57得靠11.2噸的金屬外殼才能穿透60米的巖石、鋼筋混凝土。鉆進去的過程非常壯觀,金屬外殼與巖石、鋼筋混凝土摩擦,相當一部分熔化成鐵水。鉆下去的就不是完整的炸彈了,而是一股通紅的金屬流里面包裹著炸藥。
鉆地彈的外殼必須非常、非常結實,也肯定非常厚、非常重。
最早的GBU28鉆地彈是直接拿203mm口徑榴彈炮的炮管當外殼。203mm口徑榴彈炮的炮管,多厚、多重、多結實,可想而知。
鉆地彈最大的亮點、與其他炸彈最大的不同,最讓人驚嘆的地方是它不起眼的外殼。當年了解到老美拿炮管做炸彈,著實相當震撼。
鉆地彈的精髓全在外殼上。
鉆地彈最大特點、主要威力、與普通炸彈最大不同是:鉆!而鉆靠的是外殼。
而GBU28“才”2.3噸,“才”能鉆6米的鋼筋混凝土。13.6噸、能鉆60米的GBU57,外殼硬度到什么程度,很難想象。肯定比坦克炮塔正面結實......得多。
最近有報道說美軍的6顆鉆地彈打進一個孔。然后網友留言,說一個肚皮上紋著龍的軍事主播講:第一顆炸彈爆炸的碎片會打壞第二顆炸彈,所以不可能兩顆炸彈打進一個孔......
這種選手都能想到,那些科學家、工程師、設計師,飛行員會想不到?間隔幾秒,第一顆炸彈的碎片散開,第二顆再跟下來不就解決了嘛!根本不是問題。
還有上面講的,鉆地彈的外殼非常結實,爆炸的碎片根本傷不了它。爆炸的破片跟與巖石、鋼筋混凝土的60米摩擦比如何?差遠了。
鉆地彈是延遲爆炸,擊中地面得再等兩秒,鉆到一定位置才能爆炸。GBU57的引信可以自己計算已經鉆多深,鉆幾層,在最佳時間、最佳位置引爆。
延遲引信極其精密,精密的東西都脆弱。還是上面的,鉆地彈撞擊地面往下鉆,會產生劇烈的震動。怎樣扛住劇烈的震動,保證可靠引爆,是個大問題。
鉆地彈都是制導炸彈,都有制導系統。制導炸彈比導彈打得準,準得多!
GBU57這種巨型鉆地彈的結構很簡單,金屬外殼里面裝炸藥、引信,再加上制導系統,幾片彈翼,齊活。
但外殼要極其結實,對冶煉、制造工藝要求很高,非常吃底蘊、基本功。引信也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必須得非常結實。還有制導系統,控制彈翼、調節精度。
這種難度就把俄羅斯卡下去了。
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已經能把兩顆鉆地彈從一個通風口里扔進去。之前不少人喊美軍的鉆地彈打不動伊朗的地下核設施。結果美軍來了個串聯爆破、幾顆炸彈先后打進一個孔,持續爆破。一顆威力不夠就多來幾顆。
幾顆炸彈從一個孔打進去是美軍的祖傳手藝,需要極高的精準度,需要制導系統非常先進。
俄羅斯的炸彈絕對打不了這么準。
不過話又說回來,要說真有多高端也不是。美國已經有,中國應該也能造出來。
中國的情況很明顯,巨型鉆地彈的最大難點是平臺,得有隱身戰略轟炸機來投擲它。得先把轟20搞出來,鉆地彈本身問題不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