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在以附加賽結束賽季后,管理層經歷了人事變動,先是解雇總經理菲爾茲,選擇奧尼西-薩利赫接手,又接連招募了鵜鶘總經理布賴森-格雷厄姆擔任球隊新的營運副總裁,同時聘請76人執行副總裁彼得-丁威迪加入老鷹高層 ,也代表著老鷹的球隊結構正式邁向下一個階段。
這一次薩利赫上任后,第一個目標基本和老鷹過去幾代接班人一樣,首先幫前人擦屁股。薩利赫當年就是處理霍華德爛約的主刀人,菲爾茲則是拍板了科林斯交易案,而這一次薩利赫又把菲爾茲時代的最后一筆操盤,賽季中期交易來的曼恩處理掉。
只是這一次運用了菲爾茲時代的最后資產,以默里交易案中拿到的湖人首輪作為手續費,把曼恩處理到了籃網,把賽季中期交易過來的喬治-尼昂作為薪資配平交易到凱爾特人,換來了波爾津吉斯。
以下,我們參考老鷹陣容,來討論老鷹拍板這筆交易的意圖,以及需要承擔的未來風險,還有球隊交易后的下一步計劃。
老鷹本賽季在杰倫-約翰遜報銷后一度陷入輪換短缺的問題,老化的博揚和卡佩拉不足以支撐起老鷹的替補戰力,最終老鷹在賽季中期把亨特和博揚變成了勒維爾、曼恩、尼昂,這三人雖然填補了老鷹輪換,不過他們的陣容漏洞始終還是存在。
首先,球隊整個賽季下來都沒有解決替補控球點的問題,本賽季在替補控球點上的是雙向合約的基頓-華萊士,雖然戴森和勒維爾都有兼任替補控球工作,不過在梳理球隊進攻上還有待加強。老鷹時常陷入特雷楊一下場就進攻大亂的局面。
但結合目前球隊局面來看,老鷹在基頓-華萊士的基礎上,要找到更優質的控球點應該不是什么太難的事情。相比之下,目前比較大的問題在于禁區替補,奧孔古本賽季成為首發后,打出了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
首發時場均15分10籃板2.7助攻,投籃命中率更是高達58.1%,在施耐德改造下,奧孔古逐漸開發出現代大個子的能力,既能夠命中外線投籃,也可以在手遞手掩護后執行發牌,也具備擋拆后的跟進終結能力。
以一個年薪僅僅1500萬的中鋒來說,奧孔古已經物超所值,但輪換再往后的替補中鋒,來到多米尼克-巴洛,這個差距瞬間就拉大了。巴洛是老鷹目前最好的第三中鋒,但要他出任替補中鋒屬實有些強人所難,再加上這個賽季后卡佩拉預計離隊,老鷹需要禁區補強,而波神則正好有效填補空缺,對于老鷹而言,這筆交易直接升級了內線位置。
對于波神而言,他的問題一直都是健康。本賽季甚至一度導致他在季后賽難以出戰,但攤開他的數據,場均28分鐘下,場均19.5分6.8籃板,三分球命中率41.2%。必須承認,健康狀態下的波神依舊屬于出色的禁區五號位,既能夠提供外線火力,內線進攻和面框威脅也能夠他和特雷楊的擋拆威脅放大,同時具備一定傳球能力,這些都符合主帥施耐德對于內線大個子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他在防守上可以彌補老鷹的護框需求。
雖然他的籃板表現以中鋒標準來看只能算是普通,甚至某些視角來看,身高偏矮的奧孔古在籃板能力上也遠高于波神,但在老鷹有許多高側翼支援下,這其實并不算是什么問題,杰倫-史密斯和古耶作為輔助搭檔,也都能有效彌補這點短板。
另外,老鷹本就沒有期待波神能夠在老鷹打出統治數據,以最低標準來看,他如果能維持綠軍時期的七成水平就已經足夠了,甚至在出勤率上,如果下賽季能保持出戰50場左右,基本就已經是值得的交易了。
而從老鷹視角來看,對波神的初步期待,就是類似于東決賽季加里納利的球隊角色,具備一定實力,陣容兼容性高,健康出場時戰力價值足夠,比賽經驗豐富,即便存在健康問題,但球隊目前還能稍微承受一些他的傷病隱患,再加上老鷹預計會簽回小南斯,也能夠吃下波神傷病隱患下的缺席時間。
至于未來風險,老鷹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波神的健康,否則按照施耐德現在對于大個子的戰術作用,波神會是完美符合體系的人選。
假如波神本賽季最后真的難以出場,或者戰力貢獻不如預期,考慮到他的到期合約,對于老鷹的影響也不會太大。老鷹在這筆交易中除了引援補強內線之外,最重要的是處理了曼恩未來的三年合約;雖然他的合約并不貴,但本賽季交易來老鷹后的不穩定性實在波動太高了,雖然可以出任多個位置,但持球和無球表現屬實不夠穩定,這也讓他成為了一個不管跟誰搭配,看起來凈效率都不好看的球員。
這也讓他在老鷹的輪換基本偏向于第八、九人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曼恩的合約對于老鷹來說已然成為負擔。而在這筆交易之前,根據記者報道,老鷹一直在致力于推銷曼恩,甩賣意圖早早就已表露出來。
另外一點,老鷹雖然在本賽季將薪資解壓,但休賽期預計要和戴森商討續約,即使下賽季影響不大,但從2026-27賽季開始,曼恩的合約就會是一筆相當沉重的負擔,所以老鷹選擇趁這個機會處理,自然是一個合適選擇;后續也可以持續圍繞現有側翼陣容磨合一段時間,如果能夠在休賽期和特雷楊商討出合適的續約價碼,老鷹基本能夠長期維持現有陣容。
至于后續計劃,在這筆交易結束之后,老鷹目前的薪資基本來到1.6億,距離豪華稅線還有大概2900萬的距離,老鷹還有全聯盟最大額、高達2530萬的交易特例可以用于自由市場先簽后換,或是直接使用1430萬的全額中產進行二次補強。
如果只看現在老鷹的球員合約,加上選秀大會拿下的13順位,隊內共有10名合約球員。老鷹目前還是致力于續約勒維爾和小南斯。個人來看,主要的方向還是在續約勒維爾之后,看看距離豪華稅還有多少空間,用剩下的籌碼來操盤補強。
簡而言之,老鷹目前用波神完成了禁區補強,剩下的主要是替波神上保險了,然后專注于補強后場輪換深度。
老鷹過去兩年止步附加賽,原因很簡單,就是陣容輪換過淺。參考今年站上總決賽的雷霆和步行者,兩隊輪換優勢明顯優于各自分區其他球隊;而回看老鷹過去的兩個賽季,能夠合格擺出八九人輪換都相當困難,再往后的第九輪換之后,很多球員不是過于年輕,就是在其他球隊都算不上合格輪換。
陣容輪換弱勢下,直接導致老鷹對傷病的容錯率大大降低,上賽季杰倫-約翰遜一報銷,老鷹馬上吃下八連敗,這也是老鷹選擇補強陣容深度的直接原因。最終球隊在交易后打出了16勝14負的成績,特雷楊也在積極轉型幫助年輕球員成長。
相比之下,全員健康的老鷹下賽季還是有季后賽希望的,關鍵在于如何打造出一個具備足夠輪換深度,能夠在常規賽降低核心負擔,減少傷病風險的球隊班底,這才是老鷹的當務之急。
而波神的到來填補了老鷹替補中鋒的漏洞,也正是老鷹往季后賽邁進的第一步,目前來看,他們的陣容上還需要一兩位合理補強,再加上年輕球員的成長,如此才有機會在東部脫穎而出。綜合來看,這一筆交易雖然承擔了一些風險,但也邁出了補強第一步,也處理了不愿意留隊的爛合約,對老鷹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至于后續的操盤機會,雖然不少媒體都對于老鷹是否會留下特雷楊表示質疑,但結合最近幾個賽季來看,這已經不是特雷楊第一次出現在交易流言中了。但從目前老鷹的操盤來看,管理層還是傾向于繼續留下特雷楊,這也表明了他們對于本賽季這位明星后衛轉型的滿意。
特雷楊此前也在鏡頭前表示,他愿意配合施耐德改變自己,把更多機會交給隊友去處理,這也是他本賽季最明顯的改變。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助攻數據上,結合比賽來看,特雷楊在場上開始嘗試把弧頂機會讓給年輕側翼來處理。不管是盤活串聯球隊,還是對于年輕隊友的幫助,本賽季的特雷楊還是做到了老鷹的賽季要求。
當然,這是后續的事情,目前來看,對于老鷹的第一個重點,主要還是在于波神的加盟,期待他能夠在這支新球隊打出新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