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曉博
6月28日晚上,關于關稅傳來一個重磅消息。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就美與有關國家關稅談判情況,發了一個答記者問,全文如下:
答記者問里,最重要的是這段話:
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換取所謂關稅減免。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予以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這是周五以來,第二次傳來關于關稅的重磅消息。
第一個消息,是6月27日早上從美國傳來的。美方高層,包括特朗普和美國商務部長都宣稱,跟中國達成了貿易協定,并已經簽署。
昨天下午,商務部發了一個答記者問,使用的表述是“中美進一步確認了6月9日到10日達成的倫敦框架細節”。
那份答記者問的全文如下: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美倫敦框架有關情況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近日,美方有關官員和媒體稱,中美已就落實日內瓦共識的框架達成了補充諒解,中國將加快向美國出口稀土,美方相應取消對華有關限制措施。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
答:在中美兩國元首共識指引下,雙方經貿團隊于6月9日至10日在倫敦舉行經貿會談,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框架達成原則一致。倫敦會談后,中美雙方團隊保持著密切溝通。近日,經批準,雙方進一步確認了框架細節。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美方將相應取消對華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期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按照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要求,進一步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縱觀昨天和今天的兩份答記者問,有種“一喜一憂”的感覺。
昨天的答記者問是“喜”,證明了雙方達成的倫敦框架,被各自最高層批準了。這為接下來細化協議、簽署協議創造了條件。
美方拿“跟中國簽約了”為籌碼,希望加快推進跟其他國家的談判。
但這些雙邊協議里,很有可能涉及中國,損害中國的利益的條款。
比如在跟加拿大、墨西哥的協議中,美方可能要求加、墨減少對華供應鏈依賴,尤其在關鍵礦產(如稀土)領域與中國脫鉤;施壓加拿大配合美國對華技術出口管制,限制中國獲取半導體設備。
在跟歐盟談判中,要求荷蘭停止向中國出口DUV光刻機,要求德國限制對華出口化工關鍵技術。
在跟日韓的談判中,可能要求日、韓企業減少對華芯片制造設備供應,并加入美國主導的“芯片聯盟”(Chip 4);施壓日韓停止向中國出口高純度氟化氫等芯片生產關鍵材料
在跟印度的協議里,可能要求印度承諾限制中國通信設備(如華為、中興)參與其5G建設,以換取美國技術合作等。
在跟越南的協議中,可能要求越南修改海關規則,打壓中國商品經越南中轉至美國的“洗產地”行為,否則對越南輸美商品加征高額關稅。
由此產生了所謂“二級關稅”(Secondary Tariffs)的說法:
它類似于金融領域的“二級制裁”。具體是指,若第三國與中國保持特定貿易關系(如中轉中國商品或承接中國產能轉移),美國將對該國加征懲罰性關稅,以此迫使其他國家配合美國對華脫鉤戰略。
由此可見,中美關稅談判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不僅要看中美之間的協議文本,還要考慮美國“背后捅刀子”的“二級關稅”。
因此,中方在宣布中美達成關稅談判成果的時候,比美國要謹慎很多。
今天還有一條值得玩味的新聞。
據央視報道,2022年5月遼寧艦航母編隊執行遠海任務的時候,外軍兩個航母編隊同時從東、南兩個方向夾擊,頻繁派出艦機跟蹤監視。面對外軍的嚴重挑釁,殲-15掛彈起飛。
殲-15死死咬住外軍機,從高度8000米一直纏斗至2000米,最終外軍機被成功驅離。央視的報道配了視頻,還說:與敵斗爭,必須寸土不丟!寸海不讓!
有能力用兩艘航母“夾擊”遼寧號的,只有1個國家。
為什么在這個時候把三年前的事情播出來?我的猜測是,美方大概率給其他國家拋出了針對中國的“二級關稅”條款,他們出手了。
背刺、變臉,老特歷來擅長這個。
這意味著,中美想達成正式的協議,還有很多激流險灘要闖過。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周五發布的消息比較正面,美股也漲了,但上證指數和恒生指數都是微跌的。
但也沒必要太悲觀,畢竟雙方還是達成、并確認了倫敦框架,都給對方松綁了一些限制出口的關鍵商品。雖然會有很多曲折,最終還是能簽署全面協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