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君和創新公益基金會、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友會聯合主辦,主題為“和而不同,思想無界”的CC講壇第66期演講2025年6月23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玉泉路校區)禮堂舉行。來自國潮藝術家 原創IP中華龍 總設計師王春輝出席,并以《見龍在田,國潮的覺醒時代》為題發表演講。
演講實錄
“天地初開,青龍現世”天神之貴者,莫過于青龍。《淮南子*天文訓》
----題記
“這是我創作的中華龍系列聯名款腕表”,卡西歐委托我做這次國潮主題限定款設計的時候,誰也沒有太在意,因為他們的限定款往往都很少300塊左右,但是,當他們看到我的包裝設計時,被驚到了,數量確定為罕見的15000套。在2021年天貓超品日一上線,瞬間被搶空,總銷售額兩千多萬元。
隨后,發生了更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潮流圈出現了全民爭搶中華龍周邊的局面,在二級市場,單個中華龍造型的表盒的價格從200元,到500元、8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單個表盒一度被炒到了六千多元人民幣。
這成了中國國潮崛起過程中,一個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事件,自此以后,掀開了國潮崛起的新篇章。
創作中華龍是和我個人的經歷感受息息相關的,更是和我們中華民族奮發崛起的歷程息息相關的。我小的時候,我父親的職業就是畫畫、烙畫的。他一畫就是幾個小時,甚至是十幾個小時,主要烙的是福祿壽星、梅蘭竹菊等。沒人陪我玩,我和弟弟就拿著他的《芥子園畫譜》,比著畫,有時是臨摹,有時是隨心所欲的畫著玩。
因為父親是畫畫的,我家比周圍大多數家庭都窮,我記得初二的時候,學校要收下學期的書雜費每人125元。我父親和我講:你別去上學了,在家里玩,過幾年去打工。我就不干了,書本上講過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也要讀書。父親說,讓天來決定吧。拿出一個硬幣,開始講規則,數字面朝上,說明我能考的上好大學,就繼續讀書,數字面朝下,說明我考不上好大學,就不上學了,這是天注定的。他開始扔硬幣,數字面朝上,我繼續讀書。父親接著說“三局兩勝”,剩下兩次拋的硬幣,都是數字面朝下,天意讓我失學了。現在我在回想這哪里是天意啊,那是家里真窮啊。
于是12歲的我開始在家里幫忙干農活兒,每當學生們放學的時候,我就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莊稼秧子里,怕別人看到我。這一年是1994年,我不甘心,暗暗發誓哪怕我自己掙學費,也要念書。西紅柿成熟,我凌晨五點騎著人力三輪車帶著兩筐西紅柿去十幾公里外的批發市場銷售,暑假我就去城里的飯店當小工,各種能掙錢的活只要要我,我都去干過。
有一次,我看到了一幅烙畫,烙的是龍,那是我第一次見那么栩栩如生的龍,當時我就心動了,原來畫里不只有林下風致也可以這么氣勢磅礴,有了自己將來要去畫龍的想法。
我半工半讀到了2006年我26歲時,我終于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這才是天意,是龍的精神里的自強不息,這不是我一個人的自強不息,是我們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天行健!
這幾年,國潮在海外備受追捧,只是單純國潮崛起了嗎?那當然不是,它的背后是中國實力的崛起,我們是在科學技術,現代生活,物質文明保障下的崛起。
中國這一代年輕藝術家們,尤其是在血液里流淌著中華文明的這一代年輕藝術家們,我們可以在這么好的時代里,平視這個世界。我們可以信馬由韁的思考,我們可以包容整合,充分利用我們五千年中華文明、利用我們的技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去實現藝術創作。
那么我們如何在當代語境中去激活這些豐富的創造源泉呢?我首先想到的是龍,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貫穿了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紅山文化的玉龍、仰韶文化的龍紋陶器,印證了龍作為部落融合的象征;封建時代的帝王以“真龍天子”自居,龍成為權力與秩序的象征;民間信仰中,龍王司雨、舞龍祈福,龍與農耕文明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龍掌風雨卻造福萬物,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等等,無不體現著龍的精神內核,他更是中華民族精神與集體人格的象征。《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龍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在全球化與多元文化碰撞的今天,我希望通過龍圖騰重新喚醒“龍的精神”,喚醒我們中華民族作為龍的傳人的文化自信。
所以,我在創作中華龍國潮IP的時候,融入了親身經歷,用自己的視角去闡述古典圖騰,通過視覺語言來表達當下青年群體心中藏匿的“龍魂”所在,重釋龍圖騰中蘊含著的自強不息、堅韌不止、百折不撓、奮發圖強的民族精神。
在造型方面,一改柔軟飄逸的畫風,把金屬盔甲元素和街頭文化融入龍身,它既延續了“自強不息”“守護蒼生”的龍魂,又以鋼鐵之甲回應了當代社會的競爭與挑戰;把長城形象植入底座,因為不到長城非好漢,因為長城的本身就是蜿蜒萬里的中華龍。
色彩方面,我很大膽采用了撞色搭配,而且是紅色配青色,說到色彩這塊,在以前,外國人尤其是歐美文化背景下,對“紅配綠”組合是非常排斥或者說審美差異的,他們認為紅色象征暴力,綠色會與毒藥、巫術相關,兩者結合可能引發讓人不安的聯想。
但是在我們中國古代“紅配綠”是一種經典且富有文化意蘊的色彩組合,鐘樓鼓樓屹立千年,這種看似對比強烈的搭配,實際上通過巧妙的平衡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會形成一套獨特的視覺美學。除去這些偉大的建筑,留在我們身體里的鮮血不是紅色的嗎,那是生命力。滿目蒼翠的森林不是綠色的嗎,那也是生命力。
如今,作為當下的藝術家,我們要有自己的想法,我們要告訴那些連顏色都標簽化的人:請停止你們的刻板審美!顏色是自由的,而你們的偏見不是。 不要再告訴世界“紅配綠很土”, 也請閉上你們制定規則的眼睛,讓顏色回歸光,回歸風,回歸萬物生長的模樣。 真正的美,從來不怕打破標簽。
在姿態方面,我想到了傳統的招財器物“龍抱珠”,我把龍珠畫的更大了一些。因為我覺得“龍抱珠”不僅可以招財納福,而且龍珠里面還藏著世界上最珍貴的寶藏,那就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自強不息”,自強不息就是我們的中華龍魂。
在我國民間,往往把那些靠自強不息取得成就的人稱之為“人中之龍”,寓意其擁有龍般的運勢和財勢。做為炎黃子孫,做為龍的傳人,只要我們踐行中華龍“自強不息”的德行特征,都會擁有財富,都有可能成為“人中之龍”。
2022年9月3日,在延安,我創作的中華龍和 CC 講壇一起獲得了國家 IP 的大獎;媒體開始報道我為“國潮藝術家”,有了國潮藝術家的稱號,我并沒有開心,這是一個時代鴻運。我就是在這個時代鴻運下的年輕藝術家中的一員,我和大家一起,在努力的打造著這個國潮的世界。
而且就如在《易經》乾卦中,龍被用作核心意象,象征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乾卦六爻(yao)中的六條龍,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揭示了生命發展的各個關鍵階段,如同龍的成長歷程,不僅是自然之道的展現,更為我們提供了重要指引。在開篇第一卦便是“潛龍勿用”,潛龍勿用這個階段就是勇于鍛煉、默默積累的過程,要隱忍蟄伏、韜光養晦,這個階段磨練越久蓄能越大。當我的中華龍作品獲得國家IP榮譽時,這也到了《易經》乾卦中龍的第二個階段:見龍在田:陽氣升騰,龍出淵潭,出現在大地之上。開始進入發展初期,接下來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終日乾乾、審時度勢、抓住機會、活躍在淵,繼續保持自強不息的德行特征,才有可能實現未來的巔峰時刻“飛龍在天”、大展宏圖。我覺得我個人的成長,國潮的發展和祖國的國運都和龍的成長歷程是相通的,都是一一映射的。
中華龍的創作時,我畫草稿用的是世界頂尖的Xencelabs數位屏數位筆,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技術; 我想問大家一句,為什么我們中華文明在歷史上享譽全球?是因為在曾經的歷史長河中,我們不僅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有自強不息的華夏兒女,還有世界領先的技術。我們有造紙術印刷術,我們有燒制瓷器的工藝,我們有精美的絲綢,它是有載體的,依托載體上面的精美圖案和文案,可以把我們的中華文明傳遍世界。在當時,我們的生產力、生產工藝都是領先全球的,所以我們就可以依托先進技術,通過藝術表現形式把我們的文明傳遞出去。
最近10年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不再賣座了,有老藝術家就痛心疾首,說我們的民族不包容了。我曾經在美國游學,我想告訴他的是,你錯了。我們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在紅山文化的玉龍、仰韶文化的龍紋陶器,就印證了龍作為部落融合的象征;在《爾雅 翼》的記載中龍有九似,講的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和文化”,我們民族是非常包容的。
他嫌棄我們的民族不包容好萊塢的文化和藝術了,而我要告訴大家的是,美國人自己定義的好萊塢是電影工業。以前我們崇拜好萊塢,是因為他技術太先進了,同樣的特效,同樣的慢動作,同樣的鏡頭,人家在技術上做的近乎天衣無縫,我們震驚的是這個。當它技術達到頂峰以后,他們開始去全世界找文化找故事了,找埃及的,印度的,中國的等等,但他講不明白那些故事背后的真正的含義,所以我們看到的都是美國話語權對他國古老文化的淺薄闡述,它不倫不類,它不賣座兒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兒嗎?
物質決定意識。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必須先解決溫飽。是的,那個時期,為了溫飽,我們很多藝術家都忘了我們才是這個世界最會講故事的民族,于是我們中的一些人就只學會了仰望,仰望久了,就看不見自己腳下的土地的變化了;但是在這當中更多的藝術家們,他們選擇了和祖國一起奮斗!很榮幸,我選擇了和我的祖國一起奮斗,才有了我今天的IP中華龍。
那么今天我們再來看一看當下中國的電影藝術,從《大圣歸來》,到《流浪地球》,到《黑悟空》,到《哪吒》,我們的故事越講越好,我們的技術遙遙領先。我的那些移民美國的朋友們,他們看《哪吒2》的時候痛哭流涕。這些四十歲左右的大老爺們他們為什么哭呢?因為《哪吒2》放映以后,他看到的不是一部電影,而是電影背后的那個強大的國家,國家綜合實力展現出來了,所以他激動又難過,他們百感交集,難過的一言難盡,為什么呢,他們在祖國偉大崛起的前夜,為了曾經的仰望,離開了祖國,而今天坐在美國的電影院里,仰望祖國,能不百感交集嗎。
我要說的是,我們的國潮,我們的電影文化,為什么可以走向世界?就是因為我們又有了當年瓷器、印刷術、絲綢一樣偉大的生產力做為背景,這背后不僅是某一個人,某一件作品,某一個行業的力量,更是整個國家的力量,是民族覺醒的力量!
我們曾經韜光養晦、忍辱負重,換來的是無盡的打壓。可是打壓我們的人,他們是不懂龍的精神的。龍的精神里面有什么?有胸懷大志、自強不息、百折不饒、契而不舍。你越打壓我,我越強大。所以就有了華為的5G和芯片技術突破,有了DeepSeek免費開源的人工智能,有了航母,有了量子通信,有了震驚世界的最新戰機。日新月異,太多太多了,我數不過來,但我知道,這里無不蘊含了中華的龍魂所在。我忍不住我的創作,我必須通過藝術作品來贊揚這種群體的共同價值觀,講好榜樣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我應該去講100個,講多少,都講不夠的。
2022年,受我們百折不饒不斷奮進的航空航天事業的影響,我特意創作了航天龍NFT數字藏品,一經預告,便受到了Z世代的瘋狂追捧,我更沒有的想到的是,開售0.1秒內,就被全部搶光啦,成為了大爆款, 我的微博一天時間里漲粉9萬人,他們希望能提前知道下一個作品的發行時間。這已經不是一個作品的成功了,是所有人對中國航天精神的仰望與膜拜!
那么最后,我還要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情,就是我們龍的英文翻譯。在西方,龍的形象幾乎都是負面的,是邪惡的,比如托爾金筆下的《霍比特人》中的巨龍貪婪狡詐,摧毀矮人王國并霸占財寶,是西方現代文學中惡龍的標桿形象;1996年電影《龍之心》中的巨龍德拉克被描繪為嗜血的反派。但在我們中國,龍的形象是包容的,是尊貴的。所以我堅定地把龍翻譯成LOONG,而不是Dragon。
在“龍騰四海”藝術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館門前的中華龍藝術裝置、在上海藝術百代美術館的美育活動中、在Xencelabs中華龍聯名款數位板的全球宣傳視頻中、在《男人裝》雜志的報道里……我都將龍的英文翻譯確定為Loong。
你可能不認識我,但你一定見過我的名字。上海自然博物館門前的中華龍裝置藝術展簽被新華社發布的網絡熱貼“龍該怎么譯”引用,更多人看到了我的翻譯:CHINESES LOONG中華龍王春輝。
未來,我將繼續努力,用自己的視角闡述華夏文明,尋找民族符號的更多表達性。愿中華文化里那些亮眼的歷史印跡,都能飛龍在天,引領世界文化浪潮前行。
讓我們繼續保持自強不息的德行特征,謙虛謹慎、審時度勢,把五千年文明的輝煌,續寫成下一個五千年的傳奇!
轉自:市場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