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永遠忘不了2020年那個夏天的午后,阿瓦薩的陽光像燙手的鐵板,灼得人睜不開眼。可那時他的未來,反而第一次變得明亮了起來。
李陽打小知道,“苦”字有多重。
山西呂梁的煤灰路上,小李陽踩著姥爺的大棉鞋,腦袋被風吹得嗡嗡響。父母的婚姻像印在炕頭的裂縫——從小寬到大,最后咔嚓一聲斷了。他跟了媽媽,又跟著媽媽去了外地,最后連媽媽也追不上生活的步子,把他安頓在姥姥家。
“娃啊,好好念書,自己爭口氣!”姥爺長期用鋤把磨著手,掌心粗糙,每次摸李陽的頭,都像打磨石頭。
李陽信了這話,也真爭了口氣。高考那年,他頂著全鄉的目光,考上了一所985大學。所有人都說:“李陽出息了!”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只是活著的第一道門檻。
大學是土木工程專業。因為“將來最不愁工作,基建多,工資高。”李陽性格憨厚,對未來沒什么浪漫想象,只想存錢、買房,不再顛沛流離。
畢業后李陽進了央企。工作分到南方工地,那種環境和山西的冬天一樣讓人冷,只不過冰冷藏在鋼筋水泥的心里。
“李工,今晚還得加個班,看下模板是不是有點問題。”
“嗯。”李陽推開圖紙,努力比原來的自己更值錢。
每年回家的日子有限。他和工友們守著工地轉來轉去。有時他覺得自己像項鏈上的一顆螺絲,卡得嚴絲合縫,卻沒人注意。
愛情?談過四個女朋友,最后都散了。“李陽,你太窮,啥都給不了我。”最后一個女孩在電話那頭這樣說。
李陽放下電話,拉開鞋帶,對著宿舍白墻發呆。他心里明白——他不是沒感情,只是努力的方向總慢一拍,等他攢夠條件,別人早已尋找新的生活熱氣騰騰地奔跑了。
2016年,李陽28歲,公司有個去非洲的機會。“工資高兩三倍,不如試試。”他心一狠,提起卷簾門走了。
埃塞俄比亞的初夏,比山西還要熱些,又有風。項目部需要懂技術、吃得下苦的人,李陽正合適。這里的生活硬度很高,可同樣的錢能存下許多。
有時夜深人靜,李陽會用手機在家人群里冒個泡:“我很好,別擔心。”
家里其實早已習慣。
幾年下來,李陽攢了些錢,在老家買了套房,可與第4任女友還是無疾而終。“你還是不在身邊。”那女孩的消息停留在屏幕最頂端許久,也沉入了寂靜。
疫情那年,他徹底被困在埃塞俄比亞——半年來沒回國,心里空了缺。
“也許,我就該在這里重新開始吧?”這些年工地的風把他吹得硬邦邦,而感情已經像他那些工友換過的鋼盔一樣舊了。
2020年7月,新的工期來到阿瓦薩,一個本地大學生招聘會。李陽做面試官,一張桌子坐著三位中國人,對面是一排年輕的當地女生。
輪到達娃的時候,陽光落在她頭發上。有一瞬間,他覺得自己看到了田野上的一束光。
達娃1米82,皮膚是溫柔的麥色,黑色長發編成辮子,嘴角微翹,一開口竟然用流利的漢語打招呼:“您好,我叫達娃,很高興見到中國朋友。”
李陽愣住。那溫潤的普通話像春天抹進老屋的泥巴,溫暖、柔軟。他低頭看著自己的表——12點20分,記得很清楚,就像記得第一次失戀的具體日期那樣。
面試結束后,他特意把達娃叫住。“吃飯了嗎?去嘗嘗中餐吧,那兒的餃子不錯。”
“好呀!”達娃笑起來,說的話沒有絲毫遲疑。
兩人坐在窗邊。李陽點了四盤菜,生怕菜不合姑娘胃口。可達娃很自然,甚至主動盛湯。
“你喜歡這里嗎?”她問。
“剛來,還不太習慣。”李陽靦腆地笑。
達娃沒有說話,用筷子夾了一只水餃,慢慢嚼。
飯后他倆像朋友似的散步。李陽忽然覺得,這就是電影里的畫面。
從此李陽每天下了班,總要找理由和達娃聊幾句。講中國的節日、講長城、講媽媽做的面條……后來才知道,達娃曾去中國交流過半年,對那里充滿向往。
兩個人越聊越多,彼此的世界仿佛同時打開了一扇窗。
“要不要做我女朋友?”這是李陽鼓足勇氣說出來的第一句直白話。
達娃看著他,撲哧一聲笑了:“中國男孩都這么著急嗎?”
李陽臉紅。”“你是真心的嗎?”
“我是真心的。”李陽說完,突然發現自己從來沒有這樣和誰表白過。
達娃點了點頭,輕聲道:“我也喜歡你。”
那個夜晚,阿瓦薩星空比煤礦燈還亮。日子一天天過。
有一回李陽跟著達娃回了娘家。達娃家條件不錯,父親母親見到李陽,滿臉笑:“中國小伙子好啊,心細、肯干,我們家達娃有福嘍!”
“你們當地給女兒結婚要彩禮嗎?”李陽問丈母娘。
丈母娘擺手:“我們不興那一套,女兒不是賣的,愿意幸福就是天大的彩禮。”
這一刻李陽的心,被一種濃烈的情感擊中——他感激這個家庭的善良,也默默想著:“如果人生有那么一次機會,我可以拼盡所有。”
僅僅40天,兩人領了結婚證。
2020年的夏天,一場簡單的小婚禮,在屋檐下一張破桌前交換承諾。沒有盛大的典禮,只有一杯酒、一對新人。
婚后的生活像翻開了一本新書。
“李陽,來喝湯。”達娃拿著勺子遞過來。
“家里只要有人等你回去,哪里都不算遠。”李陽心想。
有時候達娃學中國菜,失敗的鍋貼撅著嘴丟進垃圾桶。李陽勸慰她:“下次拉長時間,小火慢煎。”
晚上兩人在院子里數星星,小狗叫喚著繞膝跑。李陽偶爾會懷疑這幸福是否真實,但是達娃握著他的手——“在一起就是幸福。”
達娃笑了,扯著肚皮答應。
李陽拿出積蓄,買了阿瓦薩中心300平的別墅,合同直接寫了達娃的名字。“家,給你做主。”
兒子出生的那天,李陽哭了。他總覺得生活虧欠自己太多,還有很多債沒還,卻在異國他鄉收獲了全世界。
2025年2月,達娃在阿瓦薩又生育了一個混血女兒,混血女兒出生后,達娃胖了不少,身材也沒有以前那樣好了。其實對于達娃來說,現在她每天也過得十分忙碌,需要同時照看兩個混血寶寶,還生完女兒后,達娃胖了不少。
雖說李陽現在一家四口定居在了埃塞俄比亞,但李陽也保持了晚上不出門的好習慣。即便是白天出門時,李陽也帶上自己飼養的大型德國邊牧犬,關鍵時候,寵物也能幫幫自己
如今,李陽來到埃塞俄比亞已經9年時間了,他和達娃結婚也已經過去5年了,這5年來,李陽每天都過得十分開心,他已經享受起了和達娃在一起的生活,達娃和孩子們讓他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于未來,李陽沒有明確的規劃,但目前,他們一家四口已經決定定居埃塞俄比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