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南都記者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獲悉,北京時間6月28日18時51分,在中日雙方保障下,旅居日本和歌山縣白浜野生動物園的大熊貓“良浜”“結浜”“彩浜”“楓浜”乘包機平安抵達成都,隨后轉運至研究基地進行隔離檢疫。據悉,“浜家族”是海外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有熊貓曾被頒發“感謝狀”。
旅日大熊貓“良浜”“結浜”“彩浜”“楓浜”。
“浜家族”是海外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發文稱,為保障四只大熊貓順利回國,日方專門定制了大熊貓航空運輸籠,確保大熊貓在籠子里能夠自由活動、采食和休息,飛機艙內保持18-20℃適宜溫度。中方選派了經驗豐富的飼養管理人員和獸醫提前赴日參與飼養護理,熟悉掌握四只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飼養情況,并與日方飼養專家同機護送,保障運輸途中的健康管理和飼養需求。
此前,成都熊貓基地已按檢疫要求完成隔離檢疫場的消毒工作,同時就隔離檢疫場內設施設備、食物供給、飼養管理及健康保障等方面做好了準備,安排專人全力確保歸國大熊貓平穩順利度過隔離檢疫期,盡快適應新環境。
大熊貓“濱家族”。
研究基地發文表示,與日本和歌山縣白浜野生動物園開展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始于1994年,是我國對外開展的第一個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項目。多年來,中日雙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大熊貓飼養管理、繁殖育幼、疾病救治、技術交流、公眾教育等多個領域取得顯著成效,合作繁育成活幼崽17只,建成海外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浜家族”,并創下“圈養條件下同時自然哺育雙胞胎成活”等世界紀錄,為全球大熊貓保護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有日本粉絲遠赴四川探望大熊貓
研究基地稱,在促進中日人文交流方面,大熊貓始終發揮著獨特作用,“浜家族”成為日本民眾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與連接兩國友誼的堅實紐帶。和歌山縣白浜町因長期飼養大熊貓,被日本民眾稱為“熊貓小鎮”,當地電車、公交、酒店、餐館等場所隨處可見大熊貓元素。2011年日本和歌山縣政府授予大熊貓“永明”和“良浜”“縣功勛爵”稱號。
2022年12月17日,中國駐大阪總領事為“永明”頒發“中日友好特使”任命書,表彰其增進兩國國民友好的貢獻。2018年8月14日出生的“彩浜”與2020年11月22日出生的“楓浜”,分別于2019年、2022年擔任“交通安全和歌山夢大使”,致力于號召社會關注兒童交通安全。2025年5月,和歌山縣警察本部特別向兩只大熊貓頒發“感謝狀”。
同時,中日雙方聯合舉辦了“熊貓與世界”藝術展覽、“大熊貓日本彩繪日記”等各類文化活動。2024年9月,為紀念中日開展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30周年,兩國有關機構共同舉辦了“中日大熊貓文化周”,2000余名大熊貓粉絲赴白浜野生動物園參與了主題展覽、四川美食體驗等活動。2024年12月,140余名日本大熊貓粉絲遠赴四川探望已經回到成都的“浜家族”成員,成為中日民間友好交流的生動寫照。
采寫:南都記者 周敏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