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張家界(000430.SZ)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張家界大庸古城發展有限公司被張家界中院裁定進入重整程序。若重整失敗,大庸古城存在被法院宣告破產的風險。
2025年6月28日,“掌上張家界”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
6月27日晚,央視綜合頻道《焦點訪談》欄目專題報道《人造古城 何成“空城”》,反映張家界市大庸古城項目在建設、運營中存在的有關問題。張家界市對此高度重視,6月28日上午,市委書記劉革安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洪斌出席并講話。
會議圍繞大庸古城項目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強調要虛心接受媒體和社會大眾的監督,深入開展相關問題整改,深刻汲取教訓,杜絕類似問題發生。
會議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關于“古鎮”型項目問題整改的重要批示精神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努力盤活大庸古城,推動旅游發展提質增效。
會議指出,大庸古城項目2024年9月起進入司法重整程序,當前層報審批、投資人招募、清產核資、債權審查等相關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張家界市要根據既定市場化盤活方案,加快推動重整工作進程,力爭通過重整化解債務風險、壓降固定成本、引入戰略投資,與戰略投資人共同組建專業管理團隊并完成項目改造升級、業態優化,早日實現對外運營、盤活資產、提升效益。
以下為央視《焦點訪談》報道
古城古鎮本來應該是文化與旅游融合的載體,然而一些地方卻在“仿造古城古鎮”的熱潮中迷失方向。有些古城古鎮空有“古”的名頭,沒有“古”的內涵;有的項目長期爛尾,成為拖累地方經濟的包袱;有的項目連年虧損,走在瀕臨破產的邊緣。
前不久,《焦點訪談》對耗資約24億元的湖南張家界大庸古城進行了調查。大庸古城一度是當地的“明星項目”,可試營業四年累計虧損超過10億元。
為何斥巨資打造的所謂“古城”淪為了空城?盲目跟風的背后,暴露出了地方文旅發展的哪些深層問題?
四年累計虧損超10億元
唯一經營性盈利項目是停車場
每到假期,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大峽谷景區等地游人如織,異常火爆。然而與各大熱門景點的火爆人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坐落在市區繁華地帶的大庸古城門庭冷落。
盡管園區不收門票,大庸古城依然是門可羅雀。在偶爾入園的人群中,游客占了少數,更多的是周邊的居民過來打球、遛狗、帶娃。
淪為“空城”!耗資24億的大庸古城虧損超10億,只有停車場盈利……
記者了解到,整個大庸古城項目占地240畝,相當于22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建筑面積16.55萬平方米,建筑風格融合了明清建筑元素與土家族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項目不僅是張家界市十大重點產業項目和重點工程,還是湖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和重大產業建設項目。古城定位稱要打造具有全國示范意義的文化旅游新標桿。建成后預計每年實現營收近5億元,每年實現凈利潤近2億元。
然而,這一投資規模達24.43億元的仿古建筑群,自2021年6月試營業以來,持續虧損,直至現在瀕臨破產。
據記者了解,大庸古城在設計之初一共有198間商鋪,目前這些沿街商鋪處于關閉狀態,門鎖緊閉,屋內也是空置的。
根據張旅集團發布的公開年報數據,從2021年到2024年,大庸古城持續虧損,虧損額度超過10億元,唯一一個經營性盈利項目就是停車場。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大庸古城項目的運作公司為“張家界大庸古城發展有限公司”,其母公司為“張家界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屬市管上市企業,實際控制人為張家界市國資委。
截至2024年底,大庸古城公司資產總額13.95億元,負債總額16.97億元,凈資產額為負3.02億元。
盲目跟風、倉促開建
從立項到開工僅用了3個月
耗資24.43億元的重點文旅項目,緣何陷入困境,又是怎樣淪為“空城”的?
張家界市經濟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張家界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張堅持提到一個重要原因——跟風,“跟全國古城古鎮熱的風。看人家古城古鎮搞得好,總認為自己造一個出來,我也可能運營得好。”
2016年前后,古城古鎮建設如火如荼,全國不少地方開始斥巨資打造仿古項目,有些地方本身沒有多少古跡資源,就生搬硬套地“造古城”“造古鎮”。
大庸古城項目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啟動,試圖復制成功案例的商業路徑。
然而,由于市場供需失衡等原因,近年來,一些古城古鎮“復制品”在競爭中遭到淘汰。而大庸古城這樣的仿古項目也包括在內。
記者了解到,大庸古城項目在建設過程中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案多次調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前期論證不足,倉促上馬。
審批材料顯示,大庸古城項目的立項時間為2016年3月,開工建設時間為2016年6月,從立項到開工僅用了3個月。
張堅持表示,因為項目上馬很倉促,事前對市場研究不足,對產品如何打造、業態如何布局、功能如何配套、運營怎么開展、品牌如何塑造等研究得不夠,所以在建設過程中舉棋不定,邊建設、邊思考、邊探索。
因為論證不足,一些項目內容邊建邊改、停停改改、反復多次,甚至出現“施工等設計”的情況。原本計劃550天的建設工期,實際完成卻用了近五年。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前期論證不足,大庸古城項目建成后,還有很多項目內容縮水或沒有落地,與前期《設計方案》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存在較大差異。
此外,大庸古城在項目報批、建設、業態布局等過程中,存在手續不完善、工程超概算、項目逾期等問題,相關職能部門和業主單位在審批監管等方面存在不少漏洞。
業態單一、產品同質化嚴重
核心產品在市場競爭中不占優勢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大庸古城建成后,業態除了兩個沉浸式文化體驗項目,其余大都是商業街區和客棧酒店,業態非常單一。而在試營業后,僅憑兩個娛樂項目又難以帶動整個古城客流量的增長。
目前,大庸古城的198間商鋪僅有四五個入駐營業,而營業的商家也沒有繳納租金。
張堅持表示,當時設想的是通過沉浸式演藝項目《遇見大庸》來營造人氣、吸引游客,然后帶動商鋪的出租和銷售,然而沒有達到預期,“說是古城,但沒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特質,就變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了。”
游客看完《遇見大庸》整場演出需要1小時左右,峰值人流量349人,觀眾承載量低,而類似的產品也同質化嚴重。
記者走訪發現,在湖南張家界,同類型的演藝項目有很多。單場演出,有的可承載觀眾兩三千人。大庸古城這一核心項目在市場競爭中完全不占優勢。
張堅持說:“這個劇院投入非常大,花了幾個億。劇院坐滿,一次也就三百多人,怎么能夠帶動一個二十多億的項目?這個教訓確實很深刻。”
張家界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兼副總經理、張家界大庸古城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覃鴻飛說:“演一場虧一場,當時就把它停了。飛行影院也處于這個情況,包括維護等,涉及的費用太大了。”
2024年上半年,大庸古城的飛行影院和游船僅有2300人購票,平均每天不足15人。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除了大庸古城,張家界還有“大庸府城”“土司城”等古城景點多處。
在大庸古城西北方向10公里處,還有一個“古庸城”的仿古建筑群,占地120畝,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投資17億元,同樣屬于市級重點文旅項目。
而項目立項、開工建設和大庸古城同時期;建筑風格、業態布局也都雷同。時至今日,這個“古庸城”項目也沒有正式營業。
目前,張家界市委、市政府已組建成立“張旅集團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專班”,推動大庸古城公司與張旅集團協同重整,力圖通過“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分類清償債權”“引進投資人”等多種方式化解債務風險,多措并舉盤活大庸古城。
爛尾易,盤活難。“人造古城”陷入窘境,問題在“造”,病根還是在“人”。
大庸古城的困境,也折射出部分地方政府發展文旅產業的急躁和盲目:為了政績,“拍腦袋”作決定,可是生搬硬“造”引不來人流;閉眼抄襲、復制粘貼,沒有市場更丟了口碑。要打破古城古鎮建設“建時轟轟烈烈,建后冷冷清清”的怪圈,就要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尊重市場規律,多措并舉,挖掘本地文化的獨特內涵,走差異化路線,才能夠真正實現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編后(alex):
大庸古城的今天,實際是十年前風行全國的“特色小鎮”建設熱潮可以想見的多數項目結局。陜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六盤水鞭陀小鎮、常德桃花源古鎮、德國小鎮、成都龍潭水鄉……這類所謂古城、特色小鎮(我稱之為“城市叢林人造盆景”)的失敗,并不在于千鎮一面、項目論證不嚴、草草上馬等,實際在于絕大多數項目根本不該產生(即使考慮某些項目的社會效益)。現在的問題,除了收拾殘局,也需問下:它會變一種形式出現嗎?
標題:大庸古城:山水之外的文化傳奇
時間:2021-12-29
來源:澎湃號“美麗中國鄉村行”
大庸古城:山水之外的文化傳奇
——首屆中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典型案例
大庸古城,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區中心。屹于天門山下,傍依澧水而居;大庸古城作為張家界市傾力打造的“文旅新標桿”和“城市會客廳”,必將成為匹配于張家界山水風景的一張文旅王牌。進入古城,“遇見大庸”以一場呈現老大庸人精神品質與民俗生活的創新演藝,拉開古城的神秘大幕,古城的每一個角落,都是張家界神秘、有趣的靈魂呈現。
此次湖南省張家界市推介的《大庸古城張家界絕版山水之外的文化傳奇》項目,被列為首屆中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典型案例。大庸古城是在明清時期的南門河街舊址上復建的古城,它即古老又年輕,即傳統又時尚,它承載著張家界人的心靈寄托,也承載著無數游人的文化期待。這里有湖南首部多空間沉浸式體驗劇《遇見大庸》、驚險刺激的飛行影院《飛越張家界》、以及古城游船等核心業態;還有散發著鄉土特色藝術氣息的陽戲、永定大戲等;更有世界遺產影像館、賀龍元帥影像展、老大庸百年影片展,展示著世界各地的人文風情,和發生在這片土地上已泛黃的記憶。
大庸古城可直接或間接地增加上千就業崗位,為本地農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與商機;同時,也為傳播鄉村本土文化、紅色文化與傳統建筑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