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的繁華根基在于1864年打敗太平天國后,李鴻章主政上海。洋務運動時期建立江南造船廠和輪船招商局。江南造船廠可以造軍艦和民用船只。招商局就是現在的招商集團,招商銀行。洋務運動奠定了上海的工業基礎,也是上海繁華的根源。同樣的還有天津,武漢等等。都是百年前舉全國之力才共同創造了如今的格局。
到作者這里卻變成了老鄉們怎么不去建設自己的家鄉呢?怎么不把家鄉建設得繁華呢?建設家鄉需要天量的資金的。誰去出這筆錢?照你這么說,那非洲黑人,印度人為啥要去美國打工呢?直接留在非洲和南亞建設老家不就完了?”,,,這是一個老鄉的跟帖。
老鄉們怎么不去建設自己的家鄉呢?怎么不把家鄉建設得繁華呢?
現實就是,老鄉們都紛紛離開家鄉,都外出打工,都放棄了建設自己的家鄉,所以,老鄉們的家鄉就是這么空曠荒涼,電視新聞里就是這么報道的。
我印象深的就是最近央視的報道,說是方圓20公里內的9個自然村,幾乎就是沒有年輕人的,留在村里的都是些老人孩子,叫做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難道叫這些婦孺老幼去建設去建設家鄉去改變家鄉的面貌嗎?顯然是不現實的。
而那些本該建設家鄉的主力軍,也就是那些青壯年,卻在村里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他們都外出打工賺錢謀生討生活去了,你叫這些青壯年們返鄉建設家鄉,也顯然是不現實的,那么,老鄉們的家鄉也只能是這樣了。
自己家鄉如此,老鄉們是不會有愧疚的,不僅沒有愧疚,他們還理直氣壯的,他們認為不是他們對不起家鄉,而是家鄉對不起他們。既然認為是家鄉對不起自己,還會對這樣的家鄉有感情的么?所以,視自己的家鄉為恥辱,談及家鄉就會憤怒,也就很好理解了。
之前還有老鄉發帖說,自己家鄉貧窮,是因為國家本想把好政策給到自己家鄉的,是讓上海搶去了,所以,上海就因此變得富裕繁華,而自己家鄉就沒法富裕繁華。
也所以,你們上海的富裕繁華和你們上海人沒有關系,我們老家的不富裕不繁華也和我們沒有關系。你們上海富裕,你們有什么可驕傲的呢?我們老家貧窮,我們有什么可愧疚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