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渝北區木耳鎮的智能大棚里,新一季的芹菜苗已完成播種,悄然冒出新綠。36歲的黎夏躺在病床上,通過軌道移動的電腦屏幕注視著這一切。他的手指輕輕觸碰滑動軌跡球鼠標,調整著大棚內的光照和水簾系統。
“這一季的目標是2萬斤。”黎夏的聲音透過呼吸機傳來,帶著笑意。
36歲的黎夏躺在病床上,通過電腦了解大棚內的情況。
愛心澆灌,新一季播種開啟
今年6月,上游新聞《黎夏的芹菜》的報道,讓這位全身僅剩一根手指和一根腳趾能活動的罕見病患者走進了公眾視野。他的水培芹菜一度滯銷,但在社會各界的愛心接力下,萬斤芹菜很快售罄。如今,這份溫暖仍在延續。
“盒馬的技術人員來看過,給了不少建議。”黎夏說,由于下一季氣溫較高,仍以種植芹菜為主,但等氣溫降下來一點后,他計劃嘗試水培生菜,進一步豐富農場品種。重百新世紀超市和盒馬鮮生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也將持續關注黎夏的種植進展,并在銷售端給予支持。
母親吳弟美和妹妹黎倩一邊照顧著黎夏的生活起居,一邊負責日常的育苗、移栽和采收。
科技賦能,讓夢想繼續生長
黎夏的“渝辰農場”如今運作得更加順暢。通過智能控制系統,他只需輕點鼠標,就能調節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母親吳弟美和妹妹黎倩則負責日常的育苗、移栽和采收。
“上一季的經驗讓我們更有信心。”吳弟美一邊整理芹菜苗,一邊笑著說。盡管每天仍要照顧兒子的起居、管理農場,甚至比之前更為忙碌,但她的腳步卻輕快了許多。
“看到大家都在關注黎夏,關注我們的蔬菜,生活有了盼頭。”
再過十來天,新一季的芹菜苗將正式移栽。
未來可期:從芹菜到生菜,從農場到遠方
黎夏的夢想并未止步于此。他正計劃改良自動播種系統,提高種植效率。同時,他也期待著有一天能改造一輛適合他出行的車,帶上呼吸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很多人問我,為什么這么拼?”黎夏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因為活著,就要讓每一天都有意義。”
再過十來天,新一季的芹菜苗將正式移栽。雖然兩萬斤只是目標,具體能收多少,還要看天氣和長勢。但在這片智能大棚里,生命的頑強與社會的溫情交織,讓每一株芹菜都承載著希望。正如黎夏所說:“只要根在,未來總會有新綠。”
上游新聞記者 紀文伶 攝影 鄒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