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揚州市發布的“水稻播栽基本情況及當前田管技術意見”顯示,今年全市完成水稻插秧任務比上年快3天,目前292.17萬畝水稻苗情明顯好于上年。
“今年小麥讓茬早,入梅早,雨水充足,全市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機插秧技術和優質高產水稻品種,示范推廣機插同步側深施肥、水稻高效封閉除草等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水稻播栽期間氣候適宜,利于水稻出苗和活棵,播栽基礎較好。”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
據統計,今年全市水稻種植面積292.17萬畝,比上年增加0.49萬畝,其中粳稻251.3萬畝,較去年持平,占總面積的86.0%;秈稻34.7萬畝,較去年增加1.7萬畝;糯稻5.9萬畝,較去年減少1.5萬畝。50畝以上種植大戶1萬余個,總面積212.8萬畝,規模經營占比72.8%。
同時,我市大力推廣優質高產品種,主推優良品種種植面積占比突出,達77%,超級稻品種應用面積182.6萬畝,占比62.5%。以南粳9108、南粳5718、南粳5055、寧香粳9號等為主的優良食味水稻品種種植面積205.4萬畝,較去年增加7.9萬畝,占比70.3%,其中南粳9108種植面積81.7萬畝,繼續為我市第一大品種,優質高產新品種南粳5718種植面積57.7萬畝,較去年增加16.0萬畝,明顯擴大。以南粳9108、南粳5718、昌兩優8號,果兩優桂花絲苗,邦兩優和揚粳糯2號等優質米為主的訂單種植面積54.5萬畝,較去年增加6.4萬畝。
記者了解到,我市還加大了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應用普及,全力推廣以秸稈還田機插秧為主的綠色化輕簡化技術,應用面積290.0萬畝,占比98%。全市已建立水稻高產優質片區27個,總面積28.7萬畝,認定稻米產業化、綠色、有機稻米生產基地496個,面積178萬畝,擁有稻米品牌112個。
“當前水稻總體長勢好,分蘗生長較快,有利于高質量群體建立;少數田塊因田塊不平、不保水和封閉措施不到位發生草害,部分晚栽水稻正處于返青活棵狀態。”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這位負責人針對當前田間管理建議,水稻已進入分蘗盛期,又遇到持續高溫天氣,有利于水稻早發快長。廣大種植主體要圍繞“科學水肥管理,促進早發快長”目標,因田、因苗、因天分類做好近期田間管理,加強高溫時節技術指導,落實好各項技術措施,為水稻豐產豐收打好基礎。
揚州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丁佐春
編輯:陳音知米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