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老舍在《離婚》里寫過:"親戚是上帝給我們的鄰居,鄰居是上帝給我們的親戚。"可退休后搬個小馬扎坐在陽臺曬太陽時才忽然明白,有些親戚不如鄰居實在——你拿他當親人,他拿你當冤大頭;你對他掏心掏肺,他背后給你捅刀子。
就像張愛玲說的"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這些親戚就是袍子里的跳蚤,不甩開遲早被咬得渾身難受。老話說"親戚不共財,共財斷往來",退休后醒悟:這三種親戚,越往來越寒心!
一、見高拜低的"變色龍"親戚,你風光時捧上天,你落魄時踩進泥
退休前在單位當科長時,三姑六婆隔著八丈遠都能認出你;退休后穿件舊汗衫遛彎,親表哥都能裝不認識。
我爸退休前,他那遠房堂弟三天兩頭拎著茶葉來"請教工作",張口閉口"堂哥您最有遠見";退休半年后在菜市場遇見,人家正跟攤主砍價,看見我爸扭頭就往另一個攤位鉆,生怕被借走五塊錢。這可不是老話說的"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嘛!
《增廣賢文》里講"人情似紙張張薄",這種親戚的熱乎勁兒跟溫度計似的,全看你有沒有利用價值。就像我家樓上的李叔,退休前是醫院主任,親戚們搶著請他吃飯;退休后去參加侄子婚禮,被安排在角落一桌,連敬酒的都繞著走——跟這種人處久了,心涼得比冬天的自來水還快。
二、吸血無度的"貔貅"親戚,把你當提款機,給少了就罵你摳
有一種親戚天生帶窟窿,看你退休有退休金,不是"借點錢周轉",就是"幫我買個東西",給出去的錢就像肉包子打狗。
我同事張姨退休第一年,她親妹妹就以"孩子交學費"為由借走兩萬,說"下月就還",現在三年過去連提都沒提;后來又讓張姨幫忙買保健品,轉頭就把東西低價賣掉,還說"你退休金高,不在乎這點"。這哪里是親戚,分明是個只進不出的貔貅!
老話說"救急不救窮",可這種親戚把"幫襯"當成了義務。就像我老家的遠房舅舅,每次來都要順走點東西,小到醬油醋,大到電風扇,有次張姨故意放了瓶快過期的醬油在顯眼處,他照樣揣走了——跟這種人處下去,就算有座金山也得被搬空。《朱子家訓》說"施惠勿念",但對這種人,咱一毛不拔才是真智慧。
三、搬弄是非的"長舌婦"親戚,人前夸你花一朵,人后編排你爛泥巴
退休后想圖個清靜,偏有些親戚聚在一起就愛嚼舌根,把你的私事編成故事到處傳。
隔壁王阿姨跟表妹說了句"兒子兒媳吵架了",不到三天,整個小區都知道"她兒子要離婚",氣得小兩口半個月沒回家;還有次她穿了件新衣服,堂姐當面夸"真好看",轉頭就跟別人說"肯定是地攤貨"。這就是老話說的"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跟這種人處久了,比喝黃連還苦。
《莊子》里講"流言止于智者",可偏偏有些親戚把傳八卦當飯吃。就像我媽那個遠房表姐,每次聚會都要拉著人說"你知道嗎,某某家閨女跟人跑了",轉頭就把我說給她的"最近累"添油加醋成"被兒女趕出門"——跟這種人處下去,遲早被口水淹死。
退休后才懂,親戚這碗湯,有的是暖身的雞湯,有的是燒心的毒湯。這三種親戚,處得越近心越寒:變色龍讓你看清人心涼薄,貔貅精讓你嘗盡人財兩空,長舌婦讓你活得沒隱私。老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消耗你的人斷舍離,不是冷血,是給自己的晚年修條活路。往后啊,咱就跟合得來的老伙計喝喝茶、下下棋,把那些糟心親戚都請出生活圈——畢竟退休后的日子,是用來享福的,不是用來填坑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