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時報》6月26日的報道,印度空軍將在2026年接收至少6架國產“光輝”戰斗機,履行2021年簽署的采購合同。據悉,這份合同包含73架單座戰斗機和10架雙座型教練機。
“光輝”戰斗機的制造商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表示,延誤是由于F404渦扇發動機的供應問題。據悉,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原定于2023年交付12臺F404,但目前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只收到了1臺。
需要指出的是,這并不是“光輝”戰斗機項目首次出現延誤。印度自1983年以來一直在研發“光輝”戰斗機,取代從蘇聯引進的米格-21。“光輝”戰斗機于2001年完成首飛,2015年投入使用,直到2019年才正式服役。
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這款印度國產戰斗機還沒服役就已經過時,不得不開發性能更強的“光輝MK2”版本。此外,即使按照最高標準進行評價,“光輝MK2”充其量也只是剛剛邁入四代半戰斗機的門檻。更何況,目前這款戰斗機仍處于原型開發階段。
除了2021年簽署的合同外,印度還在2024年宣布將額外訂購了97架“光輝MK1A”戰斗機。但《經濟時報》指出,目前這項采購合同尚未敲定。而迄今為止,印度僅生產了38架“光輝”戰斗機。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表示,如果發動機供應穩定,2026年將能夠生產多達16架飛機。此外,在理想狀態下,自2027年起年產量有望提高到27架。
目前,“光輝”項目的延誤也推遲了老舊米格-21的退役,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飛行事故的風險和人員損失。與此同時,印度也在采購法國的“陣風”戰斗機,甚至考慮引進F-35或蘇-57。
總的來說,印度“光輝”項目再次彰顯了從零起步研發戰斗機的復雜性。不過,此類自主項目有望提升本土工業能力,并積累相關技術領域的專業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