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貴州榕江縣遭遇超30年一遇特大洪水侵襲,周邊河流水位持續(xù)快速上漲,榕江縣城也被洪水淹沒,人人都在想辦法自救,并盡可能減少財產損失。
一位榕江女子分享了她前往地下車庫挪車時被洪水沖進地下車庫的生死經歷,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有網友稱贊她的機智敏捷,也有網友質疑她借洪災蹭流量。
據(jù)當事人趙湯圓(化名)回憶講述逃生經歷:
6月24號那天,有朋友提醒她,地下車庫可能被淹,讓她趕緊下去挪車,但當時她獨自在家?guī)е鴥蓚€孩子走不開。
收到提醒兩個多小時后,朋友趕來家里幫她照看孩子,她才有機會下樓挪車。
她所在的小區(qū)靠近江邊,屬于江景房,下樓的時候發(fā)現(xiàn)江邊水位已經明顯上漲,但并未涌進城區(qū)地面,江邊還有很多人打著傘在看水。
尚未意識到洪災嚴重性的她下到地庫發(fā)現(xiàn),偌大的地庫里只剩下她一輛車,她想把車開出去,挪到地勢高一些的地方避免被淹。
沒想到好巧不巧,開到車庫出口的時候,洪水已經涌入城區(qū)來到眼前,彼時車身一半在平地,一半在地庫下坡,處境極為尷尬,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洪水從街道兩邊同時涌來,不斷往地下車庫里灌。她只有76斤重,水流的沖擊力又太大,直接下車逃命無異于自絕生路。
不知所措的她給朋友打電話詢問怎么辦,還拍了段視頻發(fā)送過去。對方安慰她,能跑就跑,水流太急的話就不要下車了,不然會被洪水沖進地下車庫。
電話掛斷后,洪水已經在從車門縫里嘩啦啦往里流,再在原地呆下去只能是等死。
急中生智的她看到后方有個收費亭,連忙打開天窗并猛打方向盤,讓車屁股撞向收費亭,然后從天窗爬出來,踩著車身,徒手爬到收費亭頂部。
在收費亭上待了不到三分鐘,洪水越來越大,她覺得收費亭也不能久待,瞧見頂上有個消防管道,便用手牢牢抓住吊在上面。
后面,收費亭也被洪水沖了下去。
等到洪水幾乎將地下車庫灌滿,水流逐漸平穩(wěn)下來,水面距離車庫頂部僅有20多厘米時,她發(fā)現(xiàn)再等下去會窒息在里面,就用嘴叼住手機,朝著前方有光的地方游。
先游到墻邊,再順著墻邊艱難地游出去。
好不容易游出去后,街道上也都是洪水,樹上看起來也不安全,只能繼續(xù)順著墻邊游,游到一個空調外機處趕忙爬了上去,伸手打開對應的窗戶。那是一家酒店的二樓。
費盡力氣翻進酒店的房間里,整個酒店里一個人都沒有,短暫休息恢復了體力,就開始到處找出口,還沒等找到出口就發(fā)現(xiàn)酒店的地毯已經濕了,她不敢繼續(xù)在酒店待下去。
幸虧她所在的小區(qū)一二層是門面房,三層以上才是住宅,酒店就在一二層門面房里,走廊兩側的房間,一面房間面朝著街道,一面房間面朝著小區(qū)內部。
她從面朝小區(qū)內部的房間窗戶翻到小區(qū)里面,小區(qū)里的水已經漫過越野車的車頂,她個頭矮,腳已經觸碰不到地面,只能靠游泳慢慢朝著家的方向游。
游到單元門口的時候,原本對開的單元門有一半已經被洪水沖走,水位距離單元門頂部僅剩二三十厘米距離,她游進去了上了樓梯,走到二樓才終于有機會松一口氣。
二樓的位置已經沒水了,終于算是徹底安全下來。
當時整個小區(qū)已經停電,待到她爬完樓梯回到14樓的家里才發(fā)現(xiàn),從她下樓去挪車到歷經艱難險阻游回家里已經過去將近兩個小時,而原本這段路只需要不到兩分鐘。
縱觀趙湯圓這趟艱難的回家之路,說是死里逃生也不為過。
這主要得益于她從小在江邊長大,水性很好,會游泳,再加上她自幼在農村長大,農活干得多,體力好,既能爬得上去房頂,也有力氣吊在消防管道上。
如果換作是不會游泳的城市女孩,恐怕結局就是悲劇。
很多網友也由衷地佩服趙湯圓的應急能力,毫不吝嗇地夸贊她游泳游得好,面對如此兇猛湍急的洪水還能臨危不亂,冷靜且理智。
但也有網友對此表示質疑,認為在洪水還沒到車前的時候,她一腳油門就能把車開走逃生,偏偏要坐在車里拿著手機拍攝,看著水位一點點身高,耽誤了寶貴的求生時間。
還有網友質疑她從地庫游出去逃生的時候還不忘用手機拍視頻,“正常人在這種危急關頭不該想著如何脫險嗎?怎么還有心情拍幾分鐘視頻?”
再加上趙湯圓在逃生后,開了直播講述這段經歷,還在商品櫥窗里上架了近200件商品,因而有網友直接在直播間里質疑其借助洪災蹭流量。
逃生后又陷入輿論漩渦的趙湯圓解釋稱:
洪水來得太快,她沒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并且洪水是從兩條街道同時涌來的,不是從單側涌過來的,只是第三視角沒有拍到另一側涌來的洪水,當時她已經不知道該把車往哪開。
她開直播也只是講述親身經歷,沒有直播帶貨。在逃生過程中,她自己身上也有被擦到,出現(xiàn)了很多淤青,不會拿自己的生命安全開玩笑。
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我個人的看法是,不能站在上帝視角要求身陷險境的人將一切都做到完美。
這是場超30年一遇的洪水,趙女士也不過才27歲,哪里經歷過洪災,而沒有真正經歷過洪災的人往往意識不到洪災的可怕,甚至會抱有僥幸心理,覺得街道這么寬沒多大事。
坐在車里拍攝的趙女士,或許就是出于這種心態(tài)才沒有第一時間逃生,也或許是如她所說,洪水是從街道兩邊同時涌來的,根本沒法開車脫離,也不知道該往哪里開。
至于她在逃生過程中還不忘拍攝視頻這一點,我看了她發(fā)的手機相冊內容,都是短短幾秒的零碎視頻,有在車里拍的,也有吊在消防管道上拍的。
都是兩三秒、五六秒的零碎片段,不是大家以為的一邊游泳逃生,一邊拿著手機全程拍攝,這只能說明她心理素質強大,有隨時隨地拍照的習慣,畢竟拍照不違法。
再者,當時湍急的洪水兇猛地往地庫里猛灌,隔著屏幕都讓人感覺十分兇險,隨時都會有溺水和窒息的生命危險,這世上恐怕沒幾個人愿意為了流量將自己置身于那般險境。
賺得再多也得有命才能花出去,這個簡單道理無論什么人應該都懂。
退一萬步說,博流量的方法千千萬,那么多安全的辦法,誰也不會傻到用冒著生命危險去演一場生死經歷。
我們可以不相信她說的話,但得相信人性趨安避危的本性。
至于開直播、上架櫥窗商品,這些其實也是人性使然。
她死里逃生的視頻點贊量高到一定量級,甚至還上了熱搜、有了熱度。網絡時代誰都知道流量就意味著錢,誰都想趁著熱度多賺點錢、多彌補一些財產損失,這都很常見,也很正常。
在人身安全得到保證后,人都是趨利的。
只是如今網友們對于直播帶貨已經極為反感,討厭任何一位熱點事件的當事人借助熱度進行的任何一切商業(yè)行為。
這才使得一場險象環(huán)生的逃生經歷被卷進輿論漩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