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時間里,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以說相當迅猛,尤其是插混和增程車型,憑借可油可電、沒有續航焦慮的特點,成為了市場的“新寵”,尤其是中高端市場,增程式電動車更是大殺四方,理想、問界等品牌相繼被“培育”成功。可以說,如今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能夠超過50%,插混、增程車型的快速增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不過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國內插混和增程車型的發展過程中,也向用戶傳遞了一些相對誤導的信息。比如從去年至今,很多插混和增程廠商都在比“虧電油耗”,好像一輛插混和增程車型的虧電油耗越低,作為一輛可油可電的車型,就越完整一樣,也好像補足了最后一塊短板一樣。其實站在理性的角度來說,好像沒有什么問題,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在過去的兩三年時間里,我們試駕過非常多的插混和增程車型,少說也有幾十款了,我們團隊內部,也有一輛插混和2輛增程車型,所以大家在長期駕駛這些車型的過程中,對很多東西還是有點感觸的。
實際上,很多插混和增程車主將自己的新車開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充滿電、加滿油,準備開始自己可油可電的新能源汽車生活。但是用不了多長時間,很多小伙伴就把插混和增程開成了純電車,原因也很簡單,現在油價動不動七八塊,絕大多數地方,就算第三方快充,純電行駛一公里的費用也就不到2毛錢,費用差距太大了。而且純電行駛狀態下,車輛更加安靜、震動更小、加速更加線性,相對于很多插混和增程發動機啟動,猶如拖拉機的“動靜”,純電的優勢實在太多了。
而且很多小伙伴的絕大多數行駛場景,就是短距離的通勤,所以很多時候就是純電行駛,那么所謂的虧電油耗,本質上意義就是不大的。這也是為什么理想、問界那些5米級別的增程車,售價超30萬,虧電油耗動不動就是10L左右,但是銷量還非常好的原因,那就是當大多數的使用場景還短途通勤的時候,虧電油耗是沒有意義的。
而我們認為插混和增程車型的潛在車主,更應該看重的是車輛純電行駛里程,以及車輛的電池大小和能耗高低。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些指標直接決定了我們充滿一次電,短距離通勤能跑多少的問題,因為很多插混和增程車型的充電功率都比較低,而且很多小伙伴也不具備安裝家充樁的條件。所以相對更大的電池,更長的續航里程,能夠保證車主充一次電,可以跑更長的距離,減少充電頻次,這一點對使用體驗的影響很大。
所以,在開了很多插混和增程之后,我們現在認為,可能過去幾年時間里,很多廠商在宣傳或者技術路徑方面,還是走了一些彎路,它們強調虧電油耗,本質上還是站在燃油車主的角度去解決問題,當然能夠降低油耗肯定不是一件壞事,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是從實際使用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車輛能夠搭載更大的動力電池,降低電耗,獲得更長的純電續航里程,這一點更重要,畢竟插混和增程算是過渡技術,最終還是要轉向純電的,那么在插混和增程車型,更長的純電續航里程,就是更加傾向于純電車。
因此,小伙伴在購買插混和增程的時候,尤其是長途開得不多,詩和遠方還在想象中的小伙伴,我們認為看純電續航里程要比看虧電油耗更有意義,尤其是兩者發生矛盾的時候。如果一款車純電續航里程很長,虧電油耗還低,那就更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