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報·山海新聞記者 王緒松 胡偉 濰坊報道 6月29日,濰坊市舉行“三夏”生產情況新聞發布會。在記者提問環節,山東商報?山海新聞就濰坊市種業工作在促進農業增產增收中的做法和成效進行了提問。
山東商報?山海新聞提問稱:“種子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與核心,在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請問濰坊市種業工作在促進農業增產增收中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圖片來自網絡
濰坊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種子科科長李寶軍回答表示,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保障糧食安全、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近年來,濰坊市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大力開展新品種研發推廣,構建農作物種業育繁推一體化體系,促進新品種更新換代,為保障糧食豐產、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貢獻了種業力量。
開展聯合攻關,加力突破主糧作物品種選育。濰坊市農業農村部門研究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現代種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國農業種業硅谷建設行動方案》等系列文件,聚焦“加快新品種研發、補齊糧食作物短板”任務目標,進一步加大資金、政策引領扶持力度,積極引導科研機構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合作,組建聯合攻關團隊,持續加大對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新品種研發力度,培育了一批優質、豐產、抗逆性強的糧油作物新品種。目前,全市已審定濰麥系列、立原系列、濰花系列、濰豆系列等27個糧油作物新品種。其中,濰麥12、濰麥13、立原296通過了國家審定;立原296列入省主推品種名錄,“濰麥16”屢破濰坊小麥單產紀錄。據了解,目前還有8個小麥、玉米新品種正在參加品種試驗,有望2026年通過審定。
強化示范推廣,加快推進優良品種更新換代。種子作為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生產資料, 是農業增產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前,市場上銷售的農作物品種種類繁多,全市每年在售小麥、玉米品種就有100多種,廣大農民在選擇優良品種時顯得無所適從。為解決這一問題,濰坊市農業農村部門充分發揮農作物新品種示范推廣體系作用,依托3個省級農作物新品種示范推廣基地,在全市布設10個示范點,開展新品種展示示范,組織觀摩交流、看禾選種,讓農民直觀地看到新品種的優勢,從而更愿意種植新品種。通過新品種示范推廣,山農系列、濟麥系列、濰麥系列、登海系列、立原系列等抗性強、產量高的小麥、玉米品種在濰坊市種植面積大幅提升,全市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有效促進了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
加強良種繁育,助力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通過科學規劃育種基地區域布局,支持種業企業擴大良種繁育規模,大力促進優良品種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加速品種更新換代,基本形成了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體系。依托高密、諸城、昌邑等糧食主產縣,建成小麥良種繁育基地18萬畝,年產小麥良種9000萬公斤;依托立原種業、華良種業等種業公司,大力開展玉米良種繁育,為濰坊市糧食生產提供優質、高產玉米種子,切實保障該市農業用種安全。
李寶軍還表示,下一步,濰坊市農業農村部門將緊緊抓住種業發展黃金期,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聚焦種業科研、新品種繁育、推廣,全面夯實糧食安全“壓艙石”種業根基,助力濰坊市農業持續增產增收。
轉載自山東商報·山海新聞客戶端
文 胡偉
攝 胡偉 肖瑩坤
審 王緒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