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華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后,在選擇志愿軍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時,主席把目光投向了年僅40歲的第13兵團司令員鄧華。7月19日,鄧華接到急電:“邊防迫切,任務光榮,希早日來京面授機宜?!?/p>
7月底的一天午后,鄧華隨著主席的秘書葉子龍來到了中南海。在菊香書屋,主席握著鄧華的手,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鄧華1910年4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魯塘鄉陂副村,1928年參加湘南暴動,同年7月隨起義部隊上井岡山,此后在主席領導下轉戰南北,從基層,成長為年輕有為的高級指揮員。
毛主席稱贊鄧華:“海南島一仗打得不錯嘛!有些事情,真好像事先算計好一樣,要是晚打兩個月,很可能變成第二個臺灣?!苯夥藕D蠉u的戰役,是鄧華、洪學智直接組織指揮的,開創了解放軍渡海作戰的先例,創造了用落后的木船戰勝現代兵艦的奇跡。
主席話鋒一轉:“看樣子杜魯門在朝鮮是不會罷手的。你們的任務是保衛東北邊防,但要準備同美國人打仗,要準備打前所未有的大仗,還要準備他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他的弱點,跟著他,最后打敗他。”
鄧華興奮地說:“是的,抓住他的弱點,跟著他打。他打他的優勢,我打我的優勢,這是我們對付美軍的好辦法。”
主席贊許地說:“我還是那句老話,在戰略上藐視他,當作紙老虎,在戰術上重視他,當作真老虎。”接下來,鄧華不負主席重托,協助彭德懷組織指揮志愿軍,經過7個多月的激戰,把敵軍從鴨綠江、圖們江邊打回到“三八線”,戰爭轉入相持局面。
前排左起:張池明、馮白駒、鄧華、韓先楚、李作鵬
參加朝鮮停戰談判的鄧華(中)
1951年6月初,受彭德懷委派,鄧華率首批入朝作戰主要領導赴京,向毛主席匯報戰況。鄧華再次踏進中南海菊香書屋時,距離上次時隔不到1年。毛主席握著他的手,久久地看著他,說:“鄧華同志,你瘦多了啊。勞師遠征,辛苦辛苦!”
在接下來的匯報時,主席聽得仔細,并不時記錄。交談時,主席給鄧華講起了應對敵軍的方針:“德懷和你都是湖南人,曉得‘零敲牛皮糖’是怎么回事。對美英軍,目前應實行戰術小包圍,打小殲滅戰的方針,敲他的牛皮糖?!?/p>
主席表示,“我們的戰略方針是:持久作戰,積極防御。就是要邊打邊談,打談結合,以打促談,爭取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解決朝鮮問題?!?/p>
鄧華建議,由軍委統盤考慮分期安排全軍部隊和干部輪流入朝,通過實戰學習與高度現代化裝備之敵作戰的經驗。“對,意見很好?!敝飨瘜ㄗh給予了肯定和贊許。
鄧華回去后,撰寫了《論朝鮮戰場之持久戰》,該文對志愿軍后來的作戰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1952年冬,剛剛當選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于12月2日至5日到朝鮮視察,揚言“如果在一定時間內談判還不成功,我們唯一的辦法最后只能是不顧一切危險,全力發動一場進攻”。
毛主席得到消息后,電令鄧華回國接受任務。12月6日,鄧華第3次來到中南海菊香書屋。此時的鄧華,已在半年前被任命為志愿軍代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老總因病回國治療、病愈后主持軍委工作)。
“聞鼙(pí)鼓而思良將。艾森豪威爾上臺后,看來會有新的動作。找你來,是要研究應對艾森豪威爾的政策?!敝飨f明召見鄧華本意。
“你4日寫的報告,我看過了,批了幾句話??偟囊馑际牵驹杠姂钥隙〝橙说顷?、肯定要從西海岸登陸、肯定在清川江至漢川間登陸這一判斷出發,來確定行動方針。登陸的時間應準備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p>
鄧華和妻子李玉芝及全家人
鄧華和妻子李玉芝
主席斬釘截鐵地說:“決不允許敵人在西海岸登陸,尤其不允許在漢川至鴨綠江一線登陸。”
鄧華思索后也提出:“西海岸指揮機構不健全,原擬由第19兵團兼任,根據當前形勢,需要重新考慮。”
主席當即表態,“西海指應當加強和擴大。最好你親自去。你去了,我放心!”
鄧華當即表態:“請毛主席、黨中央放心,我們保證完成任務!現在的朝鮮戰場形勢,完全不同于1950年9月仁川登陸了,艾森豪威爾真要出此下策,肯定會是一場災難!”
半個月后,主席親自起草并簽發指示,正式任命“以代理司令員和政治委員鄧華同志兼任西海岸指揮部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當時,在我軍沒有進行過反登陸作戰經驗的情況下,鄧華周密組織指揮,志愿軍用4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巨大的反登陸防御作戰準備,迫使美軍不得不放棄登陸進攻的企圖,同我恢復停戰談判。
抗美援朝,是鄧華革命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副帥,在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中,主持全面工作一年零一個月,是志愿軍首長中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全過程的惟一一名首長。
1955年,鄧華被授予上將軍銜。1980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此去數十年,如去愿老將軍安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