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 老 白
首發(fā):老白讀書
01/
過去,孩子是“生產性財產”
換句話說,在過去,孩子對一個家庭來說是“有用”的。
前現代社會是以農業(yè)為中心的自主經營社會,孩子自懂事起就會、或不得不幫家里做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勞動力的存在。
比如《六姊妹》中大姐何家麗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作為家中的長女,很小的時候開始,她就要幫家里煮飯、幫父母帶妹妹們。
其實不止是她,后來二姐、三姐、四姐長大了,都會做家務或幫助照顧妹妹們。
在以前的多子社會中,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做法,因此會有“長兄如父、長姐如母”的說法。
在那個時代,孩子既是家業(yè)的繼承者,也是長輩晚年生活的照顧者。
換言之,孩子被賦予了“生產性財產”的意義,對父母來說,他們是一種在“經濟上有用”的存在。
02/
現在,孩子是“消費性財產”
現代社會主要帶來了3點變化:
1、孩子作為勞動力的意義不復存在。
工業(yè)及信息社會對雇員的要求,使孩子必須在學校接受長時間的教育,且時間越來越長,花費越來越高。
2、很難期待孩子在自己晚年時給予贍養(yǎng)和照顧。
這點我們以前分析過:一方面孩子太少,一個孩子照顧兩個老人還要兼顧工作很不現實;
另一方面是對老人的照顧和贍養(yǎng)正在逐步邁向社會化。
3、也少有可以讓孩子繼承的家業(yè)。
過去還能祖?zhèn)鱾€產業(yè),賣早點的兒子繼續(xù)賣早點,鐵匠的兒子繼續(xù)打鐵;
現在小作坊式產業(yè)基本都被資本蠶食殆盡,大多數孩子長大都需要在社會上找工作,或自己創(chuàng)業(yè),鮮有值得讓他們繼承的家業(yè)。
所以在現代社會,在生育孩子這件事上,“因為有用”這點理由正在逐步消失。
03/
生育孩子的價值
對于現代社會中的孩子,人口經濟學家們不再將他們定位為“生產性財產”,取而代之的是“消費性財產”。
這是因為對于當代的父母們來說,生育孩子的價值更多地體現在2種“情緒上”的效用:
1、使用價值
這是一種基于養(yǎng)育孩子這一行為本身是有意義的效用——如同花錢看電影。
就如同花錢休閑一樣,對于很多人來說,和孩子一起玩、跟孩子說話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有時父母們還會感慨:“看到孩子成長的樣子,自己也會成長。”
這就是養(yǎng)育孩子的“使用價值”。
2、市場價值
這是一種基于孩子的價值會轉化為自己價值的效用——如同花錢買奢侈品。
奢侈品與普通消費品的消費邏輯完全不同,人們購買奢侈品,不在于它的使用價值,甚至很多奢侈品用起來還很反人性。
奢侈品的價值在于,可以“擁有獲得他人肯定的很有價值的東西”的滿足感。
那么類比到孩子身上,雖然養(yǎng)孩子很花錢,報補習班更貴,但只要自家孩子能上985、清北,讀委培、4+4,就能讓父母感到滿足。
這就是養(yǎng)育孩子的“市場價值”。
04/
當“市場價值”能為大眾價值觀
生育孩子的兩種價值,歐美人看重“使用價值”,而東亞人更看重“市場價值”。
與跟孩子開心地玩耍、享受孩子的成長過程相比,我們更重視將孩子“養(yǎng)育得更好”。
在得到別人認可的孩子的價值中,“學歷”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當然還有大學畢業(yè)后所從事的職業(yè)排名。
如果是女生的話,還要看她與什么樣的職業(yè)排名的男性結婚。
如今讀書有多燒錢?
先說一個基礎數據:以2024年人均消費支出為基礎,生育一個培養(yǎng)到大學畢業(yè),平均花費75.5萬。
這75.5萬只是基礎教育支出,在現今這么卷的情況下,很多家長都被給孩子報補習班。
而這又是一個“無底洞”。
以上所有的這些花費,不僅具有提高孩子價值的經濟意義,也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呵護之情。
積極意義上,我們“希望孩子將來過上更好的生活”;
消極意義上,我們又“不想讓孩子過得太辛苦”。
可是,當培養(yǎng)孩子的花費水漲船高,大多數人都無法承受時,會帶來什么呢?
人們將不愿意生育孩子了。
可能是“少子化”,即便如今生育政策早已放開,很多人也只愿意生育一個了;
也可能是“無子化”,反正也無法指望通過孩子來養(yǎng)老了,不如不生,人生還不那么累。
養(yǎng)個貓它不香嗎?
全文完,歡迎在留言區(qū)寫下您的看法,謝謝閱讀!
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
參考資料:
山田昌弘,《低生育陷阱:日本少子化對策的失敗》
#低欲望#少子化#不婚化#年輕人不想談戀愛#養(yǎng)孩子太花錢了#婚姻#生育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