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深圳不少家長反饋
人類幼崽突然蔫了吧唧的
像泄了氣的氣球
結果送去醫院一查
放倒他們的
正是傳染性極強的
“皰疹俠”
(皰疹性咽峽炎)
沒錯
廣東疾控提醒:
目前廣東省已進入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季
6歲以下學齡前兒童易感染
各位家長特別注意預防
什么是皰疹性咽峽炎?
有什么癥狀和特點?
要怎么做好護理?如何預防?
跟南都君一起來了解
每年4-7月是高發季節
傳染性和流行性極強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一樣,都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征。
該病呈現傳染性和流行性極強、傳播速度快等特點,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皰疹液及被其污染的手、玩具、床上用品等而發生感染。
多發于5歲以下兒童,免疫力低下的成人(如產后媽媽)也可感染,每年4-7月是高發季節。
新華社照片
中招后主要表現為發熱、咽峽部皰疹、咽痛、流涎、因咽痛影響進食。單純皰疹性咽峽炎在沒有合并細菌感染的情況下,引起的并發癥較少,幾乎不會出現重癥危及生命。
該病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皰疹性咽峽炎與口腔潰瘍的區別。圖源:深圳疾控
圖源:廣東疾控
主要病程——
- 潛伏期(3-5天):可無任何癥狀,但病毒會在體內大量復制。
- 前驅期(1-2天):突然持續高熱或反復高熱,可達38-40℃,并伴有咽喉紅腫、食欲不振等癥狀。
- 水皰期(2-3天):除高燒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現水皰。
- 潰瘍期(3-4天):低燒或退燒,水皰破潰形成為淺潰瘍,因潰瘍疼痛出現流口水甚至拒食現象。
圖源:廣東疾控
孩子“中招”該如何護理?
1
勤測體溫
注意患兒體溫變化,防止高熱驚厥。患兒體溫超過39℃時,應服用退燒藥,或通過冷濕敷法、溫水擦浴法進行降溫。
2
多喝涼水
熱水會加劇患兒口腔疼痛,鼓勵多喝涼水,可多次少量喝水。
3
清淡飲食
患病期間注意休息,多吃新鮮蔬菜及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食物,味道要清淡,溫度偏涼一點。
4
避免外出
患病期間盡量避免外出,暫不與其他兒童接觸。
5
密切關注
密切關注患兒的精神狀態,若出現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
此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該病傳染力較強
患兒需要1-2周隔離
皰疹性咽峽炎有較強的傳染性,發病后,可通過咽部分泌物和糞便排出病毒,呼吸道排出病毒一般持續1-3天,糞便持續排毒時間可長達2-3個月,通常以發病后1周內傳染性最強。
所以,一般需要2周時間居家隔離,以免傳染給他人。
大家也不必過分恐慌
提前做好預防很重要
如何預防皰疹性咽峽炎?
雖然皰疹性咽峽炎在5歲以下孩子中高發,但成人也易感,尤其是免疫力弱的成人更易感,比如孕婦和產后媽媽。
成人感染后通常不會發病或者只出現較輕的癥狀,但是會把病毒傳染給孩子。
做到以下幾點可以有效預防
1、多通風,在疾病高發期間,避免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
3、孩子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4、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免疫力;
5、6月齡-5歲的適齡兒童可接種EV71滅活疫苗(但請注意,不同疫苗產品的適種年齡略有不同),預防由EV71病毒所引起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等疾病,減少重癥、死亡病例的發生。
最后提醒大家
手足口病也處于流行高峰期
它和皰疹性咽峽炎是“表兄弟”
引起感染病原體、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流行季節……
都是一樣一樣的
同樣要注意做好防護哦!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的區別。圖源:深圳疾控
快轉發文章出去
提醒更多人注意防護!
南方都市報(nddaily)、深圳大件事(nandusz)、N視頻報道
綜合:南都官微運營部 李晶
來源:廣東疾控、深圳疾控、新華社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