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這段時間的作戰改變了,發動了最大規模的空襲,打擊的目標和以往不一樣,是徹底想斷了烏克蘭的作戰能力?
這一次,俄軍不光發射了537件空襲武器,覆蓋了烏克蘭全境,還祭出了“絕命殺器”——匕首高超彈,轟炸了烏克蘭中西部德羅霍貝奇、克列緬丘格等多家煉油廠。
據美國NASA衛星數據顯示,被擊中的煉油廠瞬間就被濃煙裹挾,濃濃大火像猛獸一樣吞噬著油庫,濃煙升空在數百公里外也能看的清清楚楚。
坐立難安的烏克蘭軍方走投無路,不得不緊急出動F-16戰機來攔截俄軍導彈。
可到頭來,F-16戰機和飛行員一塊淪為炮灰,獻祭了這場交鋒以來的“最大規模空襲”。
俄羅斯這次的打擊目的很明確,就是烏克蘭的煉油廠,煉油廠并不是一般的工業設施,是烏軍作戰的重要的燃料供給地。
6月29日凌晨對烏克蘭發動的這一輪空襲,論陣仗足以載入史冊。
這次,俄羅斯武裝部隊祭出的武器都是自家壓箱底的寶貝。
打頭陣的是有著“伊朗小摩托”稱號的自殺式無人機,而負責打擊烏克蘭全境、打組合拳以實現密集覆蓋打擊的則是俄軍的空射巡航導彈。
不過,話說回來,俄軍這次派出的“真主角”,應該是此次祭出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
在這維持三年多時間的沖突中,“匕首” 高超音速導彈沒少受到俄軍的青睞。
聽名字,它可能讓人感到陌生,但它的確俄軍使用最多的高超音速導彈。
俄軍經常用它來打擊烏克蘭境內的大型地下彈藥庫、情報中心,打擊遠程防空導彈陣地。
據俄方宣稱,“匕首”不但擁有超2000公里遠射程,而且具備10馬赫最高速度。
也許大家對這“馬赫”沒概念,如果換算成公里時速的話,“匕首” 高超音速導彈每小時大約能行進12240公里。
在執行此次對烏軍的全境打擊任務之前,“匕首” 高超音速導彈已經創下了襲擊烏克蘭的“愛國者”導彈陣地,摧毀美歐援助烏克蘭導彈系統的“輝煌戰績”。
此次,“匕首” 高超音速導彈和伊朗小摩托、空射巡航導彈放在一塊,對烏方打出的組合拳,可謂是致命一擊。
“匕首” 高超音速導彈靠著這10馬赫的最快速度像流星一樣劃過烏克蘭空域,狠狠地在烏克蘭號稱“牢不可破”的防空系統上撕開了個口子。
這緊急的戰場局勢,可謂是把烏克蘭逼上梁山。
為了反擊,烏克蘭軍方還直接派出了美制F-16戰機來對“匕首”進行攔截。
在俄軍的狂轟亂炸中,F-16瞬間就被秒成了“脆皮”。
說來可笑,在對線時,烏軍有一架F-16還跟"伊朗小摩托”撞了個正著。
因為沖擊太大,烏克蘭這架F-16戰機直接就在事故中變成了炮灰,駕駛飛行員也因此喪命,撒手人寰。
摧毀F-16并不是俄羅斯的根本目的,摧毀烏軍煉油廠、油庫才是俄軍的真正目標。
據悉,俄軍的發射的導彈直接炸穿了烏軍的油庫。
據當地人拍攝的視頻顯示,俄軍納入襲擊范圍的德羅霍貝奇煉油廠被擊中后,油罐區瞬間就燃起了濃濃大火。
而彼時,烏克蘭的另兩大煉油廠——克列緬丘格、利沃夫州也陷落到了火海中。
這場襲擊使得煉油廠瞬間火光沖天,化成了一片“廢墟”,濃煙在上百公里外都是肉眼可見的。
據傳,俄軍這一次為了摧毀克列緬丘格的煉油廠不光發射了兩枚“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做“先鋒”,還啟用了七十余架無人機和戰術導彈打配合。
說到底,俄羅斯這次打得什么主意,大家都心知肚明。
普京這就是想盡快拿捏住烏克蘭的“命門”,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烏克蘭的摧毀。
透過這些來看,俄羅斯此次對外極有可能是在釋放欲盡快結束戰爭的信號。
今年北約峰會上,特朗普用盡全力促成了一場“1:31”的大戲,讓北約31國心甘情愿答應了增加軍費支出,且讓軍費占到GDP份額5%的決定。
彼時,普京一眼洞穿特朗普的小心思,直斥其為帶有“侵略性”的決策。
自那時起,時常有傳聞稱,美方妄圖借增加軍費開支作掩護,以抹除西方援助烏克蘭這一惡劣行徑的計劃,從而引發諸多懷疑。
無獨有偶,俄方現在瘋狂對烏克蘭進行襲擊,很可能也是擔心下一步局勢惡化,美歐攪渾水把局勢攪和得更渾了。
若不在美國與北約介入之前結束戰爭,俄羅斯接下來極有可能陷入更深的泥淖,遭遇更為難纏的對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