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小米YU7的價格和銷量,吵得沸沸揚揚。
今天,咱們就不談車了,鴨給大家介紹另一款產品——#小米AI眼鏡。
6月26日,小米在“人車家全生態發布會”上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使用小米商標的AI智能眼鏡產品,售價1999元。
概括來說,小米AI眼鏡的功能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基于藍牙的音頻播放和電話接打功能;二是基于攝像頭的拍照和視頻錄制功能;三是基于AI的智能功能,即語音喚醒小愛同學實現對話及眼鏡的功能調度。
截至6月29日下午6點,小米AI眼鏡發售的第四天,該產品在淘寶小米官方旗艦店的銷量為4000+,京東小米自營旗艦店銷量為1萬+,并且電致變色版本已經全面售罄。
好家伙,當人們還在討論AI手機時,小米你已經將戰場轉移到鼻梁上啊。
這邊小米的打法初見成效,戰場另一端,華為也沒有閑著。
2019年華為推出旗下第一款智能眼鏡產品。2021年,首款鴻蒙智能眼鏡發布。2023年9月,#華為智能眼鏡2發布,上市首銷便獲得了超10萬臺的銷售成績。
2024年5月推出的華為智能眼鏡2方框太陽鏡采用骨傳導技術,實現聲音通過顳骨直達聽覺神經,同時保持環境音感知能力。雙鏡頭半透明顯示屏可投射導航信息,讓AR體驗融入日常場景。
當安卓陣營打得火熱時,#蘋果也在憋大招。
彭博社爆料稱,蘋果芯片團隊正在開發代號“Baltra”的專用眼鏡芯片,基于Apple Watch芯片定制,但能效更高。預計2026-2027年推出首款智能眼鏡,劍指Meta的Ray-Ban產品線。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的最新報告也暴露出蘋果的野心:至少7款可穿戴設備在研,包括3款Vision系列和4款智能眼鏡。
在蘋果的頭戴式產品中,類似Meta Ray-Ban的智能眼鏡會率先大規模量產,預計2027年出貨量將達到300-500萬件甚至更多。
有數據預測,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將達570萬臺,同比激增110%。到2030年,這個數字將突破1360萬臺,五年復合增長率19%。
2025年,Meta將會憑借Ray-Ban占據65%市場份額,華為、小米、三星等手機廠商合計拿下18%份額。但隨著手機廠商生態優勢顯現,這個比例很有可能被重新洗牌。
或許不久的將來,人們會像《黑客帝國》里切換程序般更換眼鏡功能:上班時是會議助手,旅行時是同聲傳譯,逛街時是時尚單品。
而科技巨頭們的百鏡大戰,最終可能會讓每個普通人都擁有自己的“賈維斯”。
畢竟,你的下一部手機,何必是手機?也可以是戴在臉上的AI神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