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外來物種入侵的形勢依舊嚴峻,我國海關近日就截獲了來自美洲的金色蚊子。海關部門是在對入境的空集裝箱進行檢查的時候發現蚊子的,而且這是國內第一次截獲。
外來物種入侵究竟有哪些危害,為什么會頻頻發生呢?在全球化越來越得到強化的大背景下,是不是物種入侵最終將變得不可避免?
來自北美的金色蚊子,攻擊性強
此次截獲是由寧波海關所屬的梅山海關在進行檢驗檢疫時發現的。海關人員對入境的空集裝箱進行檢疫,在箱子的角落里發現了不明的蚊子,然后送進實驗室鑒定,最終確認這種蚊子是來自美洲的紋科曼紋屬。
這種蚊子的外表看起來是金色的,主要分布在美洲的巴西、玻利維亞、墨西哥、美國等國家。蚊子通常能夠攜帶多種高致病性病原體。這種金色蚊子此前被查出有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西尼羅河病毒、圣路易斯腦炎病毒。
所以通過叮咬人類可以傳播多種疾病,而且這種蚊子的雌性在戶外環境中攻擊性很強。一旦大規模進入我國,可能會導致多種疾病的傳播,因此日常海關的監測金色蚊子也是被重點“關照”的對象。
此次檢測出來的蚊子是在入境的空集裝箱內發現的,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間導致的。有網友認為,近年來出現過很多非法攜帶外來物種入境的情況,所以不排除是有些人有意為之。
也有網友認為,蚊子這種生物體型小,很容易被忽略,可能就是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蚊子進入集裝箱內,然后漂洋過海被帶到了中國。
這就說明,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大量微小生物的入境其實相當方便。這就要求海關部門對于入境的貨物或者是人都要加強監測,以防外來物種進入國內。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如果是在入境的貨物中出現了與人類健康有關的病媒生物,應當實施衛生處理,平時更應該加強防治,才能確保像蚊子這類生物不會被輕易攜帶入境。
而在現實環境中,外來物種入侵往往防不勝防。
水葫蘆、紅火蟻,還有一枝花
近年來,國內多地的水域河道被越來越多的水葫蘆給鋪滿了,比如在江西的吉安市,市內多條河流的河道上都長滿了水葫蘆。這種水生植物生長速度快,所以能大面積地遮擋住水面,不但會影響到水體的流動性,還會影響水里的魚蝦生長繁殖。
水葫蘆入侵我國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水葫蘆的原產地是南美洲的巴西,20世紀初期,它被作為觀賞植物引入到國內,再后來,人們發現這種植物可以當飼料,所以就流入了更多的省份。
這種植物是無性繁殖的,所以生長速度極快,再加上沒有其他植物競爭,水葫蘆很快就在國內泛濫。尤其在南方地區,水葫蘆泛濫更加嚴重。
比如在2021年的江西省,僅僅10天的時間,全省各地就打撈了6.18萬噸的水葫蘆,泛濫成災,各地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源進行打撈處理,這就是典型的外來物種入侵。
除了水葫蘆,近年來,南方的廣東、江西、四川等地又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紅火蟻。這種螞蟻同樣是來自美洲,別看它個頭很小,在全世界卻是公認的最具危險的入侵物種。
紅火蟻肆無忌憚的吃各種植物的種子、根部以及果實,不但影響農業生產,有時候還會攻擊人類。2021年,在江西省的鷹潭市累計發現的紅火蟻土地面積就達到了400多畝。
螞蟻筑巢能力極強,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就能建好一個螞蟻巢穴。關鍵紅火蟻的繁殖能力也驚人,一個蟻巢就能繁衍至少10多萬紅火蟻,對已經出現紅火蟻的地區來說,根治的壓力相當大。
紅火蟻在各地如果沒有天敵的話,接下來繁殖和擴散的風險還會更大。
還有一種植物是加拿大一枝黃花,作為外來物種,在我國的土地上,它幾乎沒有其他植物的競爭,繁殖力和傳播力的都是驚人的。
不但在湖北等南方省份出現,北方的河南多地2021年也發現了加拿大一枝黃花,這種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會跟周邊的植物拼命爭奪養分,從而導致其他植物死亡,所以是相當可怕的“生態殺手”。
生物入侵背后的鏈條
有人可能會疑惑,像水葫蘆和加拿大一枝黃花,明明國家一直在進行宣傳,大家也都知道了它們的危害,為什么還會在國內各地擴散蔓延?
原因很簡單,這些外來物種一旦在國內扎根,就會借助人口的大規模流動來傳播。
比如有些大貨車常年奔跑在全國各地,車身或者是輪胎上都很容易攜帶一些植物的種子,通過這種方式,有些植物就能做到全國各地“旅行并傳播”。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為了防止物種入侵,哪怕是各州之間,有時候對一些農用車輛的運輸,相關部門也會加強監管。
比如從亞拉巴馬州運輸一些二手農用車輛前往其他州,出發之前,農用車輛的輪胎以及車身要經過仔細地檢查,不能有任何植物的種子,也不能有任何當地的土壤粘在車上。
國內為了防止一些外來物種的大規模擴散,未來是不是也應該加強監管?比如說在農忙季節,很多農用機械都是跨區域收割,這些車輛的行程可以達到數千公里。
如果沒有加強管理的話,這些流動的農用機械車輛就會成為很多植物的傳播媒介。
除了人為因素外,空氣流動或者是鳥類的攜帶也會使得一些植物種子在自然界發生遷移,最終可能會導致外來物種入侵。
不過從整體上來看,現在大量的外來物種入侵主要還是來自境外。全球化越來越緊密,各國之間的貿易和人口往來很多,有意或者是無意之間都會導致外國的物種進入到國內。
全球化成了物種入侵的“好幫手”
比如一種松材線蟲,就是通過木材的進口或者是木制器具的進口被帶到國內的。全球化讓各國互通有無,貿易往來越來越頻密,這反倒成為了物種入侵的好幫手。
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最初都是有地域性的,比如非洲不會有老虎出現,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但恰恰是因為全球化,人類的活動范圍擴大,將原本不屬于本地的物種帶到了這個地方。
歷史上,美洲的印第安人原本不知道天花為何物,但自從哥倫布在1492年到達美洲以后,這種烈性傳染病也伴隨著西方的殖民活動來到了西半球。隨后的幾百年時間里,美洲的印第安人遭遇了滅頂之災,人口急劇下降,甚至有些族群被天花徹底從地球上抹去。
這就是典型的物種入侵,而且還是刻意的。比如歐洲人在北美和印第安人發生戰爭以后,由于打不過印第安人,殖民者就故意把攜帶了天花病毒的物品偷偷扔到印第安人的村落里,導致一些印第安部族徹底滅絕。
而現代社會的物種入侵更復雜,很多時候并不是有意的,但實際上已經改變了一個地區的生態。
比如,全世界80%以上的國際貿易都是靠船舶來運輸,全世界從事貿易的運輸商船超過了5萬艘。但人們不知道的是,這些船舶里的壓艙水正在對全球的海洋構成危害。
壓艙水不流動,屬于死水,時間一長,很容易滋生水生生物乃至病原體。商船世界各地運行,比如一艘船的壓艙水是在歐洲西海岸的港口添加的,當這一艘船行駛到我國沿海港口以后,才有可能把壓艙水排出去,而這些水里邊很有可能就存在我國海域里所沒有的水生生物,甚至是病原體。
全世界的貿易商船一年排放的壓艙水高達120億噸,而這些排出去的水已經對全世界的海洋生態環境構成了重大威脅,不單單會引起物種入侵,還會破壞一些水生生物的棲息地,一些有毒的生物更會導致海洋生態災難。
所以說,人類社會越是發展,交流越是頻繁,生物的地域性就會被持續打破,這才導致近年來的物種入侵越發頻繁。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經發現了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的71種已經對生態系統造成了潛在威脅。
甚至可以這么說,一個人出一趟國,回來的時候哪怕什么都沒有攜帶,但是附著在這個人衣服上的微生物都有可能不是國內的品種。
所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來物種入侵越來越頻繁,而且越來越隱蔽化,很多時候人們都沒有意識到把國外的一種東西給帶回到國內來了。
越是這樣,海關也越要加強管理,盡可能地阻止外來物種入侵。比如在2020年的時候,全國海關截獲的有害生物就達到了384種。
結語
加拿大一枝黃花,當初也是作為觀賞作物引入到國內的,但是人們沒有意識到這種植物繁殖能力太強,而且沒有與之競爭的植物,所以在全國各省市擴展迅速。
外來入侵物種不但會破壞本地的自然生態系統,每年給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高達2000億元以上。
所以,這個問題不得不引起重視,尤其是在全球化越來越緊密的情況下,如何從源頭上去堵住外來物種的入侵,如何避免已經入侵的物種大規模擴散,這都是需要長期考慮的問題。
參考資料:
《全國口岸首次!寧波海關截獲病媒生物蚊科曼蚊》 央視新聞 2025年6月24日
《生物入侵與城市生態安全》 世界科學 2014年10月28日
《人類面臨的挑戰:愈演愈烈的物種入侵》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2021年10月17日
《外來物種入侵案例頻發,有何危害?》 央視新聞 2021年11月25日
《16~17世紀西葡殖民時期美洲天花大流行的特點及其影響》 中國歷史研究院 2021年4月6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