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常規挑戰賽薩格勒布站,國乒再次五個項目0冠,至此,在最近連續三站的比賽中,我們帶著0冠回家,表現極其糟糕。
WTT常規挑戰賽斯科普里站(6月9日-6月15日),國乒拿到了三個亞軍:女單亞軍-范姝涵、男單亞軍-溫瑞博、混雙亞軍-馮怡璇/曾蓓勛。
WTT球星挑戰賽盧布爾雅那站(6月17日-22日),國乒無人進決賽,最好成績為兩個項目的四強。
WTT常規挑戰賽薩格勒布站(6月24日-6月29日),國乒成績最好,但也僅僅拿到了四個亞軍:女單亞軍-石洵瑤,男單亞軍-陳垣宇,男雙亞軍-黃友政/薛飛,混雙亞軍-陳熠/黃友政。
賽后,國乒的“官方”雜志《乒乓世界》總結本站成績,“中國隊以非主力陣容參加本站比賽,共獲得4項亞軍”。特意帶上“非主力陣容”,為的是降低輿論批評聲音。不過,對于這樣的“非主力陣容”的說法,實際上也是存疑的,以WTT常規挑戰賽薩格勒布站為例,國乒陣容中有四位參加多哈世乒賽的選手:薛飛、黃友政、錢天一和石洵瑤,如果連參加單項世乒賽的選手都不算國乒主力的話,那或許只有孫穎莎、王楚欽等人出戰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力”了。
國乒連續三站賽事無冠,即便是所謂的“練兵”,成績也是難以置信般拉胯,三站報滿了5個單項,卻一冠難求,而且隊員很多情況下總是淪為日本隊的陪練。張本智和、張本美和、大藤沙月等人都是多次擊敗國乒,我們在國家隊投入的資金和精力是外協會難以比擬的,而且論年齡的話,我們派出的選手甚至都比對方大,怎么好意思談所謂的“非主力陣容”呢?
當年孫穎莎、王曼昱、陳幸同進入一隊,在東京奧運周期出道時,年紀輕輕基本上都是橫掃外協,這也是她們能夠擁有超高人氣的原因。如今,國乒派出年輕陣容卻是笑話般的成績,還得靠官方以“非主力”為由充當擋箭牌!外協會進步不假,但國乒退步同樣是真的,咱們的梯隊建設出問題已經不是秘密了,劉國梁匆匆離職和此事離不開關系。
可惜了王勵勤,劉國梁當年還有蔡振華的老本能吃,他卻要從國乒低谷期重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