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湖北省首個“零碳擔保機構”——十堰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獲授牌。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十堰在綠色金融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為實現雙碳目標注入了新的活力。
“零碳擔保機構”出現的本質是零碳金融模式的創新,十堰融資擔保集團一方面采取“綠色辦公+節能減排+綠色擔保”模式進行建設,另一方面推出“綠色發展貸”專項擔保產品,通過“財政+金融+產業+擔保”政策組合拳,重點為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六大產業以及全市“四優”產業中的綠色食品飲料產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主動擔起“服務經濟綠色轉型”的重任。
全國實踐版圖
除了十堰,山東青島首創全國性綠色金融團體標準《農業融資擔保碳惠保—奶牛》,將碳足跡核算范圍擴展到飼料種植、糞便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環節,填補農業碳減排金融空白。截至2024年底,該模式在奶牛和生豬領域落地55個項目,擔保金額6302.5萬元。
新疆國際零碳服務中心,依托自貿區政策優勢,為出口企業提供ESG合規支持,助力企業應對歐盟碳關稅等國際綠色貿易壁壘,推動“一帶一路”沿線綠色供應鏈建設。
中國太保旗下中國太保產險成功簽發全國首單金融機構“碳中和”網點零碳保險,為北部灣銀行的首個“碳中和”網點提供超額碳排放的風險保障。
中海信托與上海市崇明區建設鎮富安村村民委員會合作,推進“中海巽飛—鄉村振興近零碳社區建設服務信托”項目,助力村莊零碳發展。
這樣的模式創新越來越多,形式也越來越豐富,這是雙碳目標下激活市場主體作用,盤活市場資源的必由之路。
推動雙碳目標的四大支點
破解綠色融資瓶頸
傳統金融機構因農業碳排放測算困難而回避相關業務。青島農擔創新以“1兆焦能量碳排放”為標準,建立普適性核算體系,使減排成效可量化、可金融化,為生豬、奶牛等產業打開融資通道。
降低轉型成本
通過財政貼息、擔保增信等綜合政策,顯著降低綠色項目融資成本。典型案例中,萊西宏杰奶牛場獲“碳惠保”支持后,綜合融資成本從7.2%降至4.55%,年節省利息近4萬元。
激活市場主體減排動力
將碳表現與信貸額度直接掛鉤,建立“減排-獲利”的正向循環。十堰某環保建材企業獲得500萬元低息擔保貸款后,加速推廣節能磚材,形成“綠色認證-擔保支持-產業升級”閉環。
構建綠色金融基礎設施
團體標準制定(如T/QDA 001-2023)、農業碳金融協同創新中心等基礎工作,為全國碳金融推廣提供方法論。中國太保更將進博會“零碳方案”復制到銀行網點,形成標準化服務模式。
隨著十堰、青島等地的模式在沿黃流域推廣,以及太保式保險服務向更多金融機構滲透,這種“自我減排+產業引導”的雙軌機制有望重構綠色金融生態。當金融資源持續向低碳領域流動時,實體經濟的高質量轉型便擁有了最活躍的催化劑——這不僅關乎減排目標的達成,更將重塑中國經濟的基因。
注:本文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