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2025年剛好過了一半。
縱觀上半年的國產劇,是一個「大年」,又是個小年。
大在現象級破圈之作不斷,《藏海傳》成為公認的年度爆款之后,《以法之名》也在播出14集后開始顯出劇王的起飛之勢。
但從口碑看,上半年又是小年。
雖然一線演員頻頻出擊,王寶強殺入罪案劇賽道,孫儷殺入懸疑賽道,趙麗穎攻入科幻懸疑賽道。
但整個上半年豆瓣評分8.0+的國產劇僅有5部。
相比去年此時國劇已出現了8.9分的《我的阿勒泰》等佳作,今年國劇整體質量和類型的豐富程度,比不上去年同期。
好在幾部現象級破圈之作,為上半年的國劇,挽回了幾分顏面。
今天,就讓我依據豆瓣評分,給2025年上半年口碑最好的10部國產劇做個“年中總結”。
排名并不說明一切,能進入這個榜單之列的,全是真正的國劇優等生。
第10名:《藏海傳》(豆瓣7.1分)
主演: 肖戰、張婧儀、周奇、黃覺、余男、陳妍希、張國強、邢岷山
上半年綜合熱度最高,也是商業上最成功的國劇。
鄭曉龍+肖戰的組合,確實不同凡響。
劇集開播即火,不僅因為肖戰強大的粉絲群體,更因為鄭曉龍講了一個好故事。
全劇從第一集開始就毫無廢筆,癸璽現世、全家滅門、藏海被救,隱忍十年,回京復仇。其后劇情一路翻山過海,藏海斗完平津侯斗曹靜賢,最后還要對付恩公大boss曹秉文。
相比主角智商碾壓感太強的《瑯琊榜》,敵我雙方勢均力敵讓劇情緊張感更強了。
雖然劇情瑕疵也不少,但勝在鄭曉龍節奏掌控實在太好,一入戲就追到停不下來。擊殺陸燼、曹公公長風大弓大戰平津侯等段落都非常精彩,單集評分都不會低于9分。
除了權謀,劇集另一個特色是將風水堪輿元素注入,不僅讓劇情更豐富,也引發了故事和稻米的聯動,熱議度更高了。
作為懸疑劇,該劇將面具人和第三人這個懸念分別放到了大結局一天和大結局當晚揭曉,引發全民猜想。
最后兩者合為一人,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堪稱妙筆。
難得的是結局也沒崩,高明為護藏海下線,十年前因為癸璽而策劃滅門案的趙秉文因癸璽而死,藏海操縱yin兵的段落,都令人回味。
雖然黃覺、邢岷山、沙寶亮在劇中都有出色演技發揮,但誰都無法遮蔽肖戰的光芒。任何一部大男主權謀劇,主角撐不住戲,不會有爆款結局。
《藏海傳》大爆,本身就是肖戰演技成功的證明。
肖戰不是好在某場戲,而在于完整地塑造了藏海這個人,演到最后,他就是藏海。
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該劇都會是權謀劇的標桿。
據說編劇已開始構思第二季,那就希望《藏海傳2》不要像《慶余年2》一樣讓觀眾等太久。
第9名:《護寶尋蹤》(豆瓣7.2分)
主演: 白宇帆 、 辛柏青 、 王鶴潤、富大龍 、尤勇智
上半年國劇的遺珠之作。
《我是刑警》團隊,文物保護+打擊盜墓的題材,熟悉的陜西話。
開場我恍然有種還在看《我是刑警》的感覺。
劇集帶給觀眾的觀感天差地別,主要在于劇集分成了三條主線。
一條是男主的文物保護和尋找陵墓線。
二是富大龍的公安破案線。
第三條才是辛柏青領銜的盜墓分子成長與毀滅線。
三條線索,相互交織,也在草蛇灰線間鋪墊了一場盜墓與反盜墓的交鋒。
但問題在于,辛柏青、姬他、曹磊等演員的演技過于出彩,三條故事線精彩度并不一致,尤其是辛柏青飾演的穆見暉,心思縝密,手腕高超,有情有義。
觀眾不得不在理性認為盜墓賊罪不可赦和感性上被穆見暉打動之間反復橫跳。
也令大結局劉樹蘭親自舉報對她一心一意的穆見暉的情節,讓部分觀眾費解。
盡管有些爭議,但整部劇保持了《我是刑警》的上佳質感,在一個流量劇遍地的時代,為不走流量的口碑劇,打了個樣。
第8名:《人生若如初見》(豆瓣7.3)
主演: 李現、魏大勛、周游、朱亞文
幾番曲折,劇集終于在上半年空降開播。
這部江奇濤封筆之作,王偉的用心之作,確實精彩。
有趣的是王偉導演還空降豆瓣發文,說這部戲是他職業生涯目前為止拍的最貴的戲。
還說當初選擇這部戲非常重要的兩個因素,一是對江奇濤先生劇本的喜愛,二是對歷史題材的熱愛。
劇集說的是1900年-1912年的中國歷史,完全聚焦于這個階段展開的影視作品極少。因為這段歷史過于屈辱,不太容易表達。
那怎么拍呢?
劇集將重點放在了具體的人,革命青年楊凱之(魏大勛 飾),梁鄉(李現飾),袁世凱親信李人駿(周游 飾),從赴日留學成為同窗,到回國經歷了晚清關張大吉,各路力量風起云涌的年代,最終一個犧牲,一個殞命,一個最終將隨著時代被淹沒。
因為故事特定的歷史時期,這注定不會是一個爽感十足的英雄故事,而是一段悲情史詩。
王偉以電影級別的制作,將這段歷史畫卷徐徐展開,場景、服化道細節極盡精良,劇組歷史還原功力令人贊嘆。
他不僅是完成細節考據,而是拍出了老照片中那種晚清的氛圍感,尤其是慈禧死去那晚,整個清廷大廈將傾風雨飄搖的末日感,被完美拍了出來。
演員方面,最大驚喜是白客飾演的載灃,有清醒,有無奈憋屈,有心改變卻無力回天。
幾位年輕演員也演得相當投入。
看完全劇才明白,《人生若如初見》這么一個充滿詩意的劇名,恰是對劇集主題完美的概括。
哪有人生能如初見?
當劇集試圖盡量真實地表現復雜的歷史中人,也就照出真實的歷史。
故事結局悲涼,卻書寫了一個特定歷史時代特有的悲情浪漫。
至于楊凱之這代人奮斗的意義,其實就在王偉導演的另一部口碑歷史劇中——豆瓣9.1分的《問蒼茫》。
第7名:《棋士》(豆瓣7.4)
主演: 王寶強、陳明昊、陳永勝、王智、李乃文、李夢
王寶強12年后回歸電視圈之作,有人卻說是抄襲《絕命毒師》?當然不是。
《棋士》與《絕命毒師》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兩部劇最接近的是人物關系。
但《阿凡達》的人物關系也幾乎照搬《風中奇緣》,能不能說《阿凡達》抄襲了《風中奇緣》呢?
我認為劇集只是借鑒了《絕命毒師》的故事結構,講述了一個老實人黑化的故事。
但劇集進行了大量的本土化創作,尤其是崔業這個角色就是為王寶強量身定制。
王寶強的演技精彩之處在于,他不是學院派演員,但每個鏡頭里表演都絲絲入扣,充滿了變化的心理活動。最后演出來的,是充滿復雜立體的一個人,就好像他曾經活過一樣。
相比懸疑,劇集最精彩的是人性刻畫。
尤其是兩兄弟黑白對決中的人性轉變。
很多觀眾不理解為什么開場劫匪翻車后,崔業選擇不報警。有人吐槽是沒罪硬犯。
但這么說,是沒看懂崔業的心魔。
崔業這么做不僅是為了拿錢給兒子治病,還有一個關鍵原因是—不想讓崔偉贏。
直到結尾合力斗贏一只耳,讓兄弟倆真正有了過命的交情,他才放下這個心魔,但那到底燒沒燒完的500萬,又成為結局的神來一筆。每個觀眾都能有自己的解讀。
王智飾演的崔業前妻在探視中對他深深的一鞠躬,更是讓人浮想聯翩。
無論如何,王寶強這次回歸雖然未竟全功,但王寶強的演技,絕不只有7.4分。
第6名:《無憂渡》(豆瓣7.5)
主演: 任嘉倫、宋祖兒、曹駿
《無憂渡》是上半年最好的古裝志怪奇幻劇。
為劇集操刀的,正是《三生三世》《花千骨》的導演林玉芬。
林玉芬的執導讓碧玉梨、紙嫁衣、皮影殺人這些單元故事,仿佛有種古代民間志怪話本的感覺,從敘事到影像氛圍的中式恐怖美學都令人難忘。
正是從這部劇開始,宋祖兒重新活躍。
任嘉倫也演出了有喜感又帶破碎感的豹妖捉妖師宣夜。
不過從該劇獲益最多的,還是幾場打戲贏盡觀眾心的曹駿。
該劇的成功也證明,《聊齋》式的志怪類劇集始終在國劇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當觀眾對仙俠已經嚴重審美疲勞的當下,這類劇更易破局,但前提是有個會拍的林玉芬。
劇集留下了一個標準開放式結局,“無憂渡”的渡口最后渡了妖,渡了人,卻唯獨無法渡“情”。
眾人死過重生,仿佛一場大夢,放下執念,此心安處,便是無憂。
第5名:《沙塵暴》(豆瓣8.0)
主演: 段奕宏、王鏘、張佳寧、張瑤、楊新鳴、黃小蕾、李春嬡
今年的國產懸疑劇目前排名第一,也給這類型的劇掙回了不少口碑。
可惜該劇與《棋士》《黃雀》同期播出,熱度卻最低。
可《沙塵暴》的好,是一目了然的驚艷。
整部劇是貌似傳統刑偵懸疑劇,踏踏實實講一個案件。其實并非如此。
劇集完美詮釋了,什么叫「教科書式炫技」。
第一重炫技,在敘事方式。
故事開場是舊案重啟,段奕宏演的老刑警被找回去查案,引出回憶段落中,供熱站里,兩個工人在倒煤渣掉出了一具焦尸的重案。
案件曲折復雜,不在于兇手殺人嫁禍的手段,而在于小鎮里的人性。
主角陳江河只是普通民警,靠的土辦法,搭檔的女警羅英瑋,更是警校畢業的學院派,主角不開天眼,劇也并非爽劇。
隨著新案再起,舊案裹著新案,謎底要在時空交錯中揭曉。
第二重炫技,在于攝影。
整部劇都在西北大漠黃沙中展開,黃沙蔽日,遮蔽真相也遮蔽眾人的未來。
黃土高坡的風沙意境,真實到有觀眾覺得眩暈。
第三重炫技,在于人物塑造。
全劇最精彩的,其實是在破案過程中,塑造了三個想走出小鎮的不同女性殊途同歸的命運,最后一個被殺,一個被抓,一個自首,全都沒走出去。
最美的程春,把希望種在男人身上,結局最凄慘。
劉盈盈前面隱忍后面大殺四方,但最后也萬念俱灰,結局也悲涼。
倒是庫魯耐活王孫彩云,謀殺、教唆、出軌,各種事情做盡,卻生命力最頑強,收獲了一個相對較好的結局。
大結局全員惡人,幾乎同歸于盡,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主創殘忍地將故事引向了全員毀滅的黑暗結局中,卻又在結尾留下希望。
雖然熱度不佳,但這種全員演技在線,有懸疑有探案,有犯罪有人性的劇實在太難得。
很多人沒看懂它的好,因為它的好看不是懸疑大尺度的那種好看,而是人性的好看。
如此好劇,實在不應像劇中人物的諸般命運一樣,隨風四散。
第4名:《鵲刀門傳奇 2》(豆瓣8.2)
主演: 趙本山、宋小寶、宋曉峰、文松、程野
論喜劇,還得是趙本山,哪怕喜劇不行武俠不行,讓他搞出一個武俠喜劇,照樣行。
有人說它是古裝版《鄉村愛情》。有人說是趙家班版《武林外傳》。
甭管如何,該劇口碑保持地確實好。
兩部都是8.2,突出一個好處不勝寒,穩定在同類型最高分。
趙本山搞喜劇,不整那些沒用的,就是好笑。
相比第一部的諧音梗“愛海”遍地,這部結合時事梗也很好笑,又是倭寇嘎腰子、又是古代網紅代言,你可以說它不好笑,但找不到同期比它更好笑的情景劇。
除了喜劇,劇集武俠方面也撐起了同類劇的門臉。
相比武俠大片里的特效打斗,第二季的動作戲完全是90年代港式武俠經典的味道,文松承擔了最多的高難度動作戲,趙本山耍帥也相當專業。
沒想到救武俠的,竟然是趙家班的一部情景喜劇。
劇集另一個特色是趙家班集體客串,除了上部絕絕子,這次劉能、趙四都來串了戲份,廣大劇迷熱切期待,如果還有第三季,請務必讓小沈陽來客串個高手。
第3名:《以法之名》(豆瓣尚未開分)
主演: 張譯 、李光潔、 蔣欣 、劉佳、 馮嘉怡、董晴、徐梵溪
雖然豆瓣還未開分,但隨著該劇水漲船高的口碑走勢,我相信劇集豆瓣評分不會低于8分。
論陣容,堪稱全員演技派。
最厲害的不是張譯、李光潔、蔣欣這些主演保持水準,最厲害的是才播了14集,已經殺出了董晴、徐梵溪 兩匹演技黑馬,宋熹飾演的喬振興弟弟秦鋒也備受好評。
論尺度。突破性的劇情設定,堪稱近年之最。
論懸疑,一場燒腦「猜黑傘」游戲。臺詞處處是謎題,看誰都像有問題。
因為導演傅東育的過往戰績、豪華陣容和大尺度題材。
劇集播出前觀眾對于劇集的期待值無限拔高。而《以法之名》穩穩接住,不負眾望。
尤其是10集過后,故事開始顯山露水,可以用「高開炸走」來形容。電影感、好演技、有深度、制作精良。
劇集真正的尺度大開也開始顯露——從大案入手,后勁灼心,有明面指導組、保護傘的生死博弈,更有系統內的暗潮涌動。
《人民的名義》之后,終于又有大劇,像手術刀一般鋒利地切開人情社會的人心糾纏。
劇集將多種類型融合在一起,能夠做到有序不亂,完美自洽。但成敗在于后勁。
越是好劇,觀眾越會高要求。
要拍出劇集的主題:刀刃向內,就不該只有非黑即白的扁平人。而要在灰色的人性中注入善惡的復雜面,才是當下國劇最需踏破的邊界。
第2名:《異人之下之決戰!碧游村》(豆瓣8.3)
主演: 彭昱暢、 王影璐、侯明昊、文淇、尹昉、嚴屹寬、 潘斌龍、 邵兵
很多人說到上半年的國產口碑劇,都忽略了這部奇幻劇續集。
本劇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原作粉絲和普通觀眾之間,實現了一種平衡。
對于原著黨而言,它是一場狂歡。
許多場景1:1還原,輔以擴充的原創細節。
文淇、嚴屹寬等演員完美還原熟悉的人物,將文字的想象全部化為現實,深度感受奇幻神作的魅力。
而對于一般觀眾而言,它也是一部足夠有誠意的劇集。
尤其是服化道、各種異人絕技的特效展現都極具沖擊力,兼具落地感與奇幻感。
這一切都讓劇集打破了“續集魔咒”,甚至口碑更勝上一季。
有如此口碑,最大功臣除了導演許宏宇,還有兩個演員:文淇、嚴屹寬。
文淇的陳朵還原度之高堪稱貼臉輸出,無論角色氣質,動作手段,都將一身是毒的陳朵,完美還原到觀眾面前。結尾在人群中慘死的段落,文淇更是演技大爆發,令人難過又唏噓。
嚴屹寬演的肖自在則是舉手投足間,又痞又拽,眉宇間自帶藏不住的殺氣與鋒芒,滅鼠都是用佛手。
結尾瀟灑揮手轉身,這個人物塑造我也給10分。
值得一提的還有主創的創作態度,第一季成功后第二季不惜工本卻執只有13集。
全劇沒有注水,踏踏實實、完完整整地講好一個故事。
真正優秀的奇幻劇,能讓觀眾在奇幻中看到自己。
哪怕只有幾個瞬間也好。
這部劇做到了。
第1名:《無盡的盡頭》(豆瓣8.3)
誰愿意拍這么“吃力不討好”的題材呢?但《無盡的盡頭》拍了。
直面未成年人犯罪深淵。沒有刻意回避社會的黑暗面,也沒有用輕飄飄的溫情來掩蓋現實的復雜。
而且,男女主沒感情線、沒給女主強行拉郎配、劇情不狗血、沒強行降智、法律細節沒明顯漏洞,比如這是少有能把庭審細節拍對的劇。
一句話,這是少有的用心劇。
劇集關注的重點并非懸疑,而是將情、法、現實都放在一個天平上,讓觀眾親自來思考,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全劇三集左右一個案子,涉及了如校園暴力、留守兒童、未成年人兇殺、未成年人被虐待、未成年人被侵犯等不少在社會上有爭議的案件,把觀眾看得五味雜陳。
一會兒,義憤填膺。一會兒,又陷入沉思。
劇集讓我想起導演辛爽所說的,「純粹的惡不是我們感興趣和想展現的,我們想展現的是惡后面的東西,惡是怎么形成的。」
劇集最敢的地方,是完全沒有拍成爽劇,甚至很多地方,讓人不爽。
尤其是開演邯鄲案的黃家旺,活生生逼死一個少年,庭審毫無悔意,獄中依然猖狂,但僅僅因為是未成年人,即使在任素汐飾演的檢察官完美起訴的情況下,也只被判8年。
這種深深的無力感,很可能影響了劇集熱度,這是個人人愛看爽劇的時代。
但只有這樣的劇集才能真正帶觀眾發起思考:未成年人保護,是場無盡的盡頭。可盡頭到底有什么?
劇集制片人在媒體訪談中談到劇集賠錢了,但它值得。
這似乎也是近年很多口碑好劇的命運。質量、口碑與熱度,并不始終劃等號。
但在一個理想主義被解構的時代,我們需要這樣缺少熱度的口碑劇。
它告訴所有人,在國劇江湖,理想主義依舊存在,并且仍是國劇品質可貴的保障。
好了,以上就是上半年10部口碑最好的電視劇。
總的來看,缺少絕對的頂尖作品。
無論是故事講述,亦或拍攝風格,這10部劇都是優點與缺點并存。
但它們卻又在不同的領域,帶給了我們一些新的震撼,讓我們對未下半年的國產劇有了更多的期待。
去年口碑最好的國劇,《山花爛漫時》《我是刑警》《小巷人家》都出現在下半年。
這讓我懷抱對明天的期待。
希望總有好劇,告別套路,拋棄爽感。
將喜怒悲歡都放在人生無常中。
國劇不會是藏海傳那樣的爽劇,而是一場無盡的盡頭。
那就以劇之名,祝下半年的國劇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