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上將曾公開表示,一旦中美艦艇在海上發生沖突,美軍都會毫不猶豫,率先開火,絕不手軟,這話充滿了威脅成分和火藥味,也表明了在美國軍隊中,強硬派對與中國開戰的看法持開放態度。
21世紀,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華經濟圍堵未見成效,美國自身卻遭反噬,為了打斷中國和平崛起的步伐,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正在加速推進。
特朗普在第二個任期耐,雄心勃勃為美國海軍規劃提出要求,未來美軍艦艇數量增至445艘,是現役290艘的1.5倍,美國軍費也隨之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大關,與此同時,美軍已將超過本國60%的艦船力量部署在印太地區。而北約的軍費將在未來10年增加到各國GDP的5%,這意味著未來10年,北約的規模將是現在的2倍。
最近一段時間,為配合特朗普的威懾戰略,美軍四大司令開始向中國頻頻發難,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科勒稱,中國正加強對臺“侵略”或封鎖演練,美已將臺納入“嚇阻任務區”,科勒大放厥詞,稱必要是確保戰斗勝利。這表明美國已經有干涉中國大陸收復臺灣的行動預案,軍隊只等特朗普下令,便可立即參戰。
美軍太空司令部司令懷廷也在近日發聲,稱中國在太空領域的發展速度驚人,已經完成了太空“殺傷鏈”的建設,DARC 能力將幫助美國對沖中俄帶來的“太空風險”。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稱,美國陸軍正致力于威懾中國的威脅,同時支持聯合部隊、盟友和伙伴。美軍印太總部司令高調發聲,直接將矛頭對準中國。
有分析指出,美國四大司令在印太地區的頻繁發聲,是美軍焦躁不安的心理表現,美國或許已經按耐不住,要在臺海、南海與中國攤牌,以實現特朗普多重戰略的目的,逼迫中國向美國作出更多的戰略利益讓步。特朗普在轟炸伊朗核設施,北約提高軍費一系列表現強硬,有親自下場參戰的意愿,在印太戰略上自然也不會示弱,拉幫結派,圍堵中國,表現強硬能讓特朗普在政治上獲得兩黨支持。
在美國眾多打手中,有兩個國家尤其值得警惕,一個是英國,最近一段時間最為活躍,先是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斯佩”號巡邏艦敢只身獨闖臺海,南海,一路打著自由航行的旗號胡作非為,高調宣傳, 近日又派出了“威爾士親王”號航母來南海刷存在感,英方稱未來會有更多“自由航行”。
英國似乎還是忘不了殖民主義血統,曾經兩次鴉片戰爭,麥克馬洪線,憑借《天津條約》自由航行于我國長江內河,強占我國香港等殖民行為,都被我國揉碎丟在了歷史的垃圾桶?,F在英國想重現昔日雄風,無奈實力不濟,大英帝國早已成了昨日黃花。然而在地緣博弈和軍事對抗中,英國始終充當美國的“急先鋒”,比如俄烏戰爭,英國首當其沖,作為美國的核心盟友會不會頭腦一熱挑起事端,我們不得不防。
第二個就是日本,說什么“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明擺著就是要干涉中國內政,除了配合美軍反導,日本陸上自衛隊最近還實驗了自研的導彈,加快了軍事建設步伐。就在英國軍艦高調滋擾中國近海后,日本緊隨其后,高調宣稱“高波”號軍艦剛在臺海進行了“自由航行”,而且不止一次。二戰之后,日本就盡力避免參與有關中國的敏感話題,如今卻頻繁挑釁,其事擴張和進一步突破和平憲法的野心已經暴露無遺。
中美南海撞擊事件,北約轟炸我國南聯盟大使館,這些現代血淚史還歷歷在目,中國人民臥薪嘗膽幾十年,能夠爆發的實力恐怕不是這幾個挑事者所能承受得了的,雖然中國的整體軍事實力與整個美國加上北約還有差距,但在中國近海,絕對沒有讓敵人生的希望。
6月24日,美國《國家利益》雜志刊登了一篇有關中國導彈的文章,作者指出,近期有一張覆蓋原木迷彩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圖片,在中國社交媒體流傳,分析認為,它在向美國傳遞一個信號,如若美國介入臺海,美國本土將不安全。
對于來自美國等域外國家的挑戰,解放軍毅然接下挑戰書。首先,解放軍開始在臺海、南海增兵,尤其是活動頻繁的南海,我解放軍劃下了落彈區,禁止一切外部船只駛入,頻繁進行軍事訓練和軍事活動。其次,我國國防部發表聲明,南海應是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域外國家軍機軍艦在這里搞所謂的“航行自由”,完全就是一個偽命題,是在特意破壞這片海域的寧靜,中方不是南海問題的制造者,而是和平的守護者。
所以,不管美國也好,英日澳也好,借某些南海國家的領土訴求,在南海制造事端,將受到中方嚴厲警告,如果進入我們認為的領空領海挑起事端,我們必將毫不客氣予以驅離,如果要讓對抗升級,像美國一些政客或軍官說的那樣率先開火,我們必將奉陪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