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30 日今天,#貓王音響創始人最后一次回應懟雷軍#登上微博熱搜第五,小雷本以為這個話題在上一周已經平息下來了,而在今天又火上了熱搜。
整件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跟隨小雷一起回顧一下吧。
圖源:微博
6 月 23 日,貓王音響創始人曾德鈞突然在視頻里「開炮」,稱 2013 年帶著智能音箱項目找雷軍旗下順為資本投資時,被雷軍當面否定:「智能音箱有什么用?別浪費時間!」隨后雷軍直接離場,連招呼都沒打。
曾德鈞直言雷軍「私下缺乏尊重,和公眾形象反差極大」,甚至說自己家里從未買過小米產品。這番言論瞬間引爆輿論,網友們分成兩派:有人挺曾德鈞「敢說真話」,也有人質疑他「蹭熱度」。
圖源:微博
6 月 24 日,曾德鈞又發視頻「澄清」,稱自己「對雷軍沒個人意見」,批評輿論「被帶偏」,還強調小米是優秀企業,呼吁媒體別斷章取義。
但這條視頻很快被刪除,網友更困惑了 ——既然澄清,為啥刪視頻?是不是有難言之隱?
6 月 27 日,小米公關總經理王化回應——根據 2013 年順為資本的會議記錄顯示,當時討論的是曾德鈞的「AirSmart 多房間 WiFi 音響系統」,并非智能音箱。
圖源:微博
王化還強調,順為資本對創業者「始終保持尊重」,從未出現過類似不愉快經歷。這波操作直接把矛盾點拉到「事實準確性」上:如果當年談的是 WiFi 音響,曾德鈞把它描述成「智能音箱」,是記憶偏差還是有意模糊?
6 月 30 日,曾德鈞做出「最終回應」,語氣明顯軟化:他說自己 69 歲了,不該挑戰「市場大鱷」,反思要回歸產品研發,還質疑「資本一手遮天會破壞商業環境」。
但他也提到,發視頻后遭遇大量水軍攻擊,生活受到影響,暗指背后有勢力施壓。這番表態,既有創業者的無奈,也帶著對行業生態的擔憂。
圖源:微博
曾德鈞遭受網絡攻擊這件事情,讓小雷想起此前在這起風波尚未平息之間,汽車圈傳來的東風日產高管回應涉小米 YU7 不當言論事件。
6 月 27 日,東風日產高管黃照昆在微博轉發小米 YU7 訂單數據時,稱「3 分鐘大定 20 萬臺意味著用戶要等一年以上,這種營銷策略易引發非理性情緒」,甚至直言「任何國家都沒有這種愚忠的品牌粉絲」。
言論一出,立刻被網友和大 V 們「圍攻」,指責他「不尊重消費者」「貶低競品」。
在當天下午,危機公關迅速啟動,黃照昆刪除微博并道歉,稱自己「言論失當,未恪守職業嚴謹性」。
圖源:微博
但網友并不買賬 —— 畢竟小米 YU7 的產能規劃早已公布,黃照昆的質疑更像是「為黑而黑」。
小雷看得出這其中更深層的矛盾在于:傳統車企面對新勢力的崛起,焦慮感正在溢出。東風日產近年銷量下滑、工廠關閉、利潤轉虧,轉型壓力巨大,此時小米汽車以「高端科技普及大眾」的姿態入場,難免觸動傳統車企的敏感神經。
小雷認為曾德鈞和黃照昆的共同點,是都低估了「言論傳播的威力」。曾德鈞最初可能想通過「爆料」引發關注,結果輿論失控,甚至影響到個人和品牌形象;黃照昆則是「口嗨」一時爽,卻讓東風日產陷入被動。
小雷在這里希望曾德鈞、小米和東風日產,繼續給廣大消費者做出更好的產品。畢竟,我們消費者想要的,是更多選擇、更好體驗,而不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雷軍曾經說過,流量時代要謹言慎行,每句話都要準確。在社交媒體時代,公眾人物的每句話都會被放大,尤其是涉及競品時,更是要慎之又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