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消息:《全國縣域旅游研究報告2025》正式發布。去年,我國縣域旅游平均接待游客總量為580.79萬人次,同比增長14.26%,接待游客超2000萬人次的縣域63個,增加11個;旅游總收入平均值為47.23億元,同比增長9.96%,旅游總收入超200億元的縣域達44個,增加10個。核心客群為18-34歲的年輕人,Z世代與千禧一代成主力。
報告還從旅游發展水平、營銷強度、帶動作用、基礎條件、設施服務、市場監督等六大維度32個指標,對全國1866個縣(含縣級市、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林區)進行評分,評選出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
百強縣平均實現旅游總收入188億元,游客總人數1812萬人次,同比分別增加了14.63%、15.86%。從省份分布來看,浙江最多,占據34席,前十名獨占7席;其次是四川11個,貴州、江蘇各有7個,湖南6個,江西5個,安徽、云南、山東各有4個,福建、河南各有3個。
安徽的寧國市,貴州的息烽縣,河北的武安市,湖南的平江縣、吉首市,新疆的阿勒泰市,陜西的周至縣、云南的香格里拉市等首次上榜。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一部《我的阿勒泰》,讓阿勒泰一躍成為新的旅游目的地。去年累計接待游客1002.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3.59億元。這背后也得益于“旅游興疆”戰略的深入實施,以及交通基礎設施的持續改善。
接下來,阿勒泰將充分利用“人類滑雪起源地”和“中國雪都”兩大品牌,開創全域、全季、全時旅游發展新格局。加快推進拉斯特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持續完善將軍山、薩爾闊布、西域滑雪場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
江蘇常州市溧陽市躋身前十,去年共接待游客3002.75萬人次,同比增長10.8%;實現旅游收入345.6億元,同比增長6.32%。當地提出了“交旅融合”的思路,將雞鳴三省、四通八達的交通優勢變成旅游業優勢,打造的“1號公路”,年吸引游客超1000萬人次。境內的天目湖,是集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5a級景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三區一體”的旅游度假區。
上升1名排在第六位的四川都江堰市,錨定“大遺產、大青城、大灌區、大熊貓、大冰雪”五大核心IP,打造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遺產文旅主軸,落地五糧液華西青城山國際康養中心等10余個高能級項目,串聯起都江堰景區、玉堂窯、熊貓谷、芒城遺址、青城山景區等世界級文旅資源。
湖南長沙市瀏陽市上升1名,位列全國第三。作為“世界花炮之都”,“周末焰火秀”“國風煙花大會”等特色IP全年吸引游客超300萬人次。除了“煙花+文旅”,“體育+旅游”“蒸菜+文化”等新業態也蓬勃發展,全市累計接待游客?4248.5萬人次?,同比增長21.18%;旅游總收入超過450億元,同比增長22.58%;規模以上文體娛樂業營收同比增長36.64%,增速居長沙九區縣(市)第一。
浙江的湖州市安吉縣(1)、長興縣(2)、德清縣(4),嘉興市桐鄉市(5),寧波市象山縣(7),杭州市桐廬縣(8),紹興市諸暨市(10)躋身前十,其中,安吉縣連續第七年位居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榜首,2024年接待游客3402.1萬人次,同比增長7.9%;實現旅游總收入475.6億元,同比上升6.1%。
安吉森林覆蓋率超過70%,擁有108萬畝竹林,被譽為“中國竹鄉”。這里是全國首個生態縣和聯合國人居獎獲得縣,也是浙江省唯一同時擁有國家級和省級旅游度假區的縣域,打造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33家(包括竹子博覽園、江南天池景區、九龍峽景區、中國金錢松森林公園、靈峰山景區等),數量位居全國縣區第二、全省縣區第一;引入15家國際品牌酒店,是全國擁有高端品牌酒店最多的縣域,此外還有2000多家民宿、鄉宿,50家露營地,300余家咖啡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