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馨月 文 王隆 圖)夏風拂過中原大地,醫學薪火再譜華章。6月29日,由河南省消化醫學學會主辦,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胰外科醫學部、河南省消化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協辦的第五屆河醫醫學教育論壇暨醫學生學業與職業規劃研討會在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圖書館報告廳盛大舉行。大會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胰外科張水軍教授、郭文治教授、史冀華教授主持。
名家云集:共話醫教傳承與使命
本次論壇創新采用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模式,邀請來自全國醫學領域及美國的權威專家、資深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維度的思想碰撞與經驗分享,共同勾勒醫學教育創新發展藍圖,深度探討醫學生學業精進與職業規劃的核心要義。本次大會線下參會者500余人,線上參會274460人。
大會主席、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張水軍教授致辭。他強調,本次論壇旨在指導醫學生明確學業目標,規劃學業路徑,細化學業方案,減少迷茫,少走彎路,早日成才。同時助力醫學生的學業進步、傳承河醫文化、促進鄭州大學醫學教育發展、推動鄭州大學雙一流建設,進而助力鄭州大學的蓬勃發展。張水軍寄語醫學生,要傳承厚德博愛的河醫精神,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健康戰略,成為人民健康的守護者。
學術盛宴:從學思傳承到實踐指引
在學術交流環節,多場講座兼具深度與溫度。
中國工程院院士、臺灣長庚醫院陳肇隆教授以《我的學思之路》為題,回顧了他從醫初心與成長歷程,用真實故事詮釋“卓越醫者”的堅守與擔當,如明燈照亮青年學子的從醫之路。
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河南省眼科醫院院長楊培增教授以《學生·醫生·先生 三生有幸》為題,用風趣幽默的語言、鮮活的親身經歷,將“如何成長為一名有溫度的醫者”娓娓道來,現場笑聲與掌聲不斷,讓醫學知識“活”了起來。
最令人動容的是,105歲高齡的眼科泰斗張效房教授騎著小電車堅持到達會場,以《河醫文化與醫學報國》為題激勵了在場聽會的青年學子。在座的所有后輩紛紛起立鼓掌致敬,張效房教授離場時大家齊喊“祝張老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張教授的敬業精神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與會者。
會上,來自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等多位醫學院的教授與優秀學長就醫學生學習方法、學業規劃、考研考博等話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為醫學生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指導與幫助,為他們的成長成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互動環節成為論壇一大亮點。醫學生們積極提問,特別是與美國布法羅大學雅各布醫學院Dawei David Wang教授的英文交流,就醫學教育、臨床實踐以及國際醫學合作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展現了醫學生的國際視野與探索精神。
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醫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與交流平臺,更激發了他們對醫學事業的熱愛與追求。展望未來,河醫醫學教育論壇將繼續深化內涵、拓展形式,為醫學教育發展注入新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