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6月27日,加拿大政府毫無征兆地一紙命令,要求中國安防巨頭海康威視在120天內關門走人。
但這事兒放在哪都不地道,這家中國企業正常經營數年,現在直接判了死刑還不容辯護,要說加拿大心里沒鬼誰信啊!
雖然加拿大通信安全機構CSE在2025年6月發布的最新報告里點名海康威視,說它的監控攝像頭和AI系統“有嚴重安全漏洞”,擔心被用于數據竊取或政府監控。并且CSE的數據還挺具體的,說什么2024年,海康設備在加國公共設施占了15%的份額,覆蓋300多個城市,包括學校和警察局。
但這份報告卻是加拿大的一面之詞,并沒有實際證據,所謂漏洞多是基于2023年的老調調,沒有新實證,CSE自己也承認“需進一步評估”。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熟悉?加拿大安全部長梅莉莎·蘭茨曼在6月26日的記者會上倒打一耙,引用美國的打壓模式,聲稱“必須保護國家安全”。
可問題是,海康威視在加拿大合法經營20年了,2025年初還幫加國更新了監控系統,這說變臉就變臉,這不是典型的又要吃飯又想砸鍋嘛!
所以我們中國也沒在怕的。不到24小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回應到:“貿易應基于事實而非偏見,強斷生路反傷互信”。這話還蠻意味深長的?首先,它沒用強硬措辭,避免了火上澆油,直接戳破加拿大決策的隨意性,啥叫“公平”?就是別學特朗普時代那種“安全牌”一刀切。
這話也呼應了2025年3月中加貿易峰會的共識,當時加方還承諾推進雙邊合作。現在倒好,態度來了個180度轉彎。
而對此,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則選擇了硬杠,擲地有聲的表示:“反對任何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和力量,歧視和打壓中國企業的做法”。這句看似簡潔明了的話,但分量十足。
不過這次加拿大作妖似乎并不只是針對中國,加拿大也沒放過它的親密鄰居美國,加拿大政府居然宣布對包括亞馬遜、谷歌在內的一票美國科技巨頭開征數字服務稅!
這可把特朗普惹毛了。就在加拿大對海康威視動手的同一天,特朗普的社媒賬號直接開噴,將加拿大此舉定義為“對美攻擊”!而且特朗普的態度可比一向先追求和平談判的我們強硬多了,不只是罵罵咧咧的一頓,他還馬上宣布一個重磅決定: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還給加拿大設了一個“七日之限”,逼加方撤回調稅決定。
這一系列的消息一出,國際社會一片嘩然,一下子得罪中美兩個大國,加拿大這次哪來的底氣?
其實馬克卡尼的上臺,一度被視為加拿大的清新之風。當初2025年5月,他剛接替了被詬病過于親美的特魯多時,那句“加拿大絕不會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豪言壯語還猶在耳邊,他不得拿出實際行為來啊,不然加拿大的民眾可是不干的。
但搞中國企業,這起事件帶來的影響可不是小打小鬧。據加拿大統計局2025年5月報告,中加貿易額占加拿大GDP的8%,要是硬切斷科技鏈,損失的可不只海康威視。
因為海康威視在加拿大年營收50億加元,120天關門意味著它得在10月底前賣光資產或轉手合約。到時加拿大本地供應商也得倒霉,120家中小企業依賴海康供應鏈,現在庫存積壓,裁員風潮一觸即發。
這可不是瞎猜的,加拿大商會2025年6月預測,本次禁令會讓加國經濟損失20億加元,尤其溫哥華和多倫多的科技園區,小企業主們已經在社交媒體上哭訴了,別到時偷雞不成蝕把米。
雖然對于這次加拿大的作為,有人認為他是要走獨立自主的“孤立主義路線”,企圖在全球多極化中另立山頭。
但也有人認為,加拿大此舉其實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站隊,雖然看著對美國也是大義滅親,美國也似乎對他的作為很氣惱,但不過是互相打掩護罷了。不然時間為啥選在G7峰會剛結束沒多久,并且加拿大去年剛批準美加數據共享協議,這不是在交投名狀這是在干啥?
其實,不管加拿大打的是啥算盤,他都正深陷迷失自我的泥潭,畢竟缺乏核心競爭力才是最致命的。對此,你怎么看呢?
參考資料: 光明網: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視停止運營,中方回應 新黃河:海康威視加拿大公司:加政府有關“國家安全”的指控毫無根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