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災突襲,榕江告急!
6月28日,貴州榕江縣僅僅在第一波洪峰過境3天之后,再次拉響防汛警報。
防汛應急響應等級從Ⅳ級一路連跳,迅速提升到I級,足見汛情之緊急。
面對如此嚴重的災情,全國各地的救援力量紛紛奔赴榕江,有位普通人的出現格外引人注目!
河南大哥趙占勝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平凡之人亦有拳拳報國之心。
他不像韓紅那樣的大明星一呼百應,卻能在災區最需要的時候出錢出力。
網上那么多網紅捐助遭到質疑,這次趙大哥自然也沒例外,請災區群眾免費吃面竟被質疑“給太少”?
一次兩次是擺拍蹭流量,可十次中八次有他的身影,就算是劇本也做不到吧。
在這場與洪水的較量中,趙占勝千里馳援,用一碗熱氣騰騰的燴面,讓災區人民感受到了河南人的“中”!
平時不顯山露水,但只要有災情出現,趙大哥就會變成網友們更熟悉的“漂流哥”。
為了盡快趕到災區,他們一路馬不停蹄輪流開車,困了就用冷水洗把臉。
前往災區1500公里的路程,硬生生被老趙16個小時內趕到,還沒等休息,鍋卻先架起來了。
雖然已是盛夏,但長時間浸泡在洪水里的救援人員,誰不想吃上熱乎乎的吃上一頓有湯有面的家常飯。
趙大哥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剛一到災區就立即生火燒水,準備煮面。
此時的安置點,聚集了大量受災群眾和救援人員,餓的心慌。
趙占勝和同伴則分工明確,有人負責聯系看見的群眾,剩下的一煮一撈,照顧人吃飯。
然而鍋里不僅有面,還有西紅柿、雞蛋和青菜,這么一碗下肚別提胃里有多舒服了。
但是在老趙的視頻底下,竟然還有人說他給人家盛的面條少,稀湯寡水。
這不純粹雞蛋里面挑骨頭嗎,緊隨其后的更多條評論都是在罵那個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
仔細觀察了一下,老趙給人盛面用的都是那種深的快餐盒,而且一邊盛還一邊告訴人家不夠再來。
就算是盛的少,也是希望有更多還沒吃上飯的人,因為吃不飽的可以再來,或者口味不喜歡吃面的這樣也不浪費。
他們動作嫻熟,配合默契,一碗碗熱氣騰騰的燴面被送到了災區人民手中。
然而就在周圍人大快朵頤的時候,老趙卻跟同伴干起了藿香正氣水。
其實別看只是煮面,但過程并不輕松,貴州的夏季,氣溫高,濕度大。
趙占勝熱得滿臉通紅,汗水不停地從額頭、臉頰滾落,浸濕了衣衫。
就算沒下過水,他也渾身濕透,搭在肩頭的毛巾擰了又擰,可汗水還是止不住地流。
他們一刻也沒有停歇,來吃飯的人絡繹不絕,幾人似乎更有勁頭了。
當被問及為何要如此辛苦地趕來災區送燴面時,趙占勝輕描淡寫地說干習慣了。
多年來,他的身影出現在眾多災難現場,無論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陜西渭南水災,還是涿州洪災、甘肅地震,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一碗熱乎飯是他的力所能及,榕江縣的老百姓可能沒去過河南,但河南的燴面他們吃到了。
在這場援助行動中,還有一個不高的身影同樣令人動容,他就是胡雷。
為了能夠盡快將物資送到災區人民手中,他馬不停蹄地輾轉多地,花費了40多個小時,才終于帶著物資趕到災區。
他顧不上舟車勞頓的疲憊,也顧不上身體的疼痛,一心只想盡快將物資裝車,運往災區。
500件礦泉水、500箱方便面、1萬斤大米,這些物資,若是他一人享有能吃多少時日?
可胡雷卻將全部積蓄拿出來,所有銀行卡的余額加起來,他沒給自己留后路。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胡雷的故事,因為小時候高燒不幸患上了小兒麻痹癥。
胡雷從此失去了站立和行走的能力,只能艱難地跪行,甚至說話也變得不清不楚。
但是為了維持生計,十幾歲的胡雷不得不踏上了拾荒之路。
而在當年的困境中,他對生活的不放棄贏得了不少好心人的幫助。
于是2008年,年僅16歲的胡雷,做出了終身投身公益事業的決定。
從那以后,胡雷省吃儉用,將自己拾荒和靠政府扶持賺來的每一分錢,都攢起來用于捐助。
在物資裝車的過程中,胡雷似乎已經忘記了身體上的殘疾,親自跪在地上,將一袋袋50斤重的大米扛上貨車。
為了這次捐贈,胡雷已經連續40多個小時沒有合眼了,他只是在裝貨的間隙,趴在車上稍微休息了片刻。
中華大地上其實從未缺失過賢者,總有人會舍棄小我,將全身心都放在人民和國家的身上。
大家都來說說,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傻的兩個人,他們這么做真的值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