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媒體放風,稱中美就日內瓦共識達成了補充協議,稱中國將加快向美出口稀土,換美國取消一系列的對華限制。
該消息一出,各方表現各異,歐洲方向決定聞風而動,依據此結果決定在接下來的中歐峰會拿什么樣的砝碼訪華,美國這邊,尤其是特朗普,卻一反常態格外安靜,截至發稿一句話都沒說。
大家不禁好奇,這位一向靠出格言論刷存在感的總統,這次突然不吱聲了。以往談判桌上的一丁點風吹草動,都能被他吹成“偉大交易”。這次這么安靜,說明什么?說明在中美這輪博弈中,美方真沒贏。
這不是中國第一次在稀土這件事上動動手腕。別忘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深加工能力,都在中國手里。風力發電要用,導彈制導要用,F-35戰機、愛國者導彈系統更是稀土大戶。換句話說,稀土不只是礦,它是現代工業和軍事系統的神經元。
中國這次沒有高調卡脖子,也沒直接宣布禁出口,而是用了四個字,即依法審批,看著溫和,其實殺傷力夠高。就像在牌桌上,你的手里掐著大王,誰不看你的臉色行事?
其實,美方這輪讓步,是被憋出來的。這場中美博弈,更像是美國坐在牌桌前面,看著中國慢悠悠理牌,一張都沒打,它自己先著急了。
在中國商務部的表述中,我們只說雙方進一步確認細節,依法審批。全程沒提加快兩個字。美國《華爾街日報》《彭博》連夜發布稿件稱,美方準備取消一系列限制、重新評估供應鏈管制。甚至有消息傳出,美方為了這張稀土入場券,愿意在半導體管制、軍民兩用領域做出有條件放松。
特朗普為什么沉默,因為事情發展到現在,越來越不按照他的劇本走了。特朗普習慣了吵架談判:我加稅,你跪下;我限制芯片,你求饒。這次他試圖用稀土問題加碼,結果中國不僅沒吭聲,反倒是用靜默反制,讓美國自己先亂了陣腳。
所以特朗普的沉默,不是因為沒話說,而是沒得說。他說這是勝利,沒人會信;他說這是妥協,國內鷹派會炸鍋;他說中方是個可敬的對手,那就直接打臉他之前的強硬派人設。因此,手中牌面所剩無幾的特朗普,再硬凹只會被看穿底細。
其實,在中美博弈大局中,稀土只是其中一環。最近這些年,中方為了擺脫卡脖子領域,下了大功夫。
過去幾十年,中國芯片行業是靠進口硬撐,臺積電、高通、英偉達說斷供就斷供,活脫脫被人攥著脖子。但這幾年中國是真砸重金、拼命干,國家大基金一期、二期加起來砸了接近1萬億元人民幣,圍繞制造、封裝、EDA工具、材料、設備全鏈條展開補課。
舉個例子,中芯國際,原來是個“技術追隨者”,現在在7nm工藝上已經摸到門檻了,最重要的是靠國產DUV光刻機和國產材料“硬拱”上來的,不靠ASML。
中國的航天就不用說了,北斗全球覆蓋,嫦娥奔月,長征家族穩定發射,這是大國科技自信的象征。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海洋裝備和光伏產業鏈才是很多國家最怕的牌。
就拿光伏來說,全球市占率超過80%,硅片、組件、逆變器全鏈條中國制造。歐洲,美國都在說“去中國化”,嘴上說歸說,項目開不了工還是得找中國供貨。這不是壟斷,是長期技術、成本、產業集群優勢壓出來的牌面。
回到稀土這一局,中方把節奏始終在自己手里。從倫敦會談到商務部通稿,節奏控制精準。美國自以為拿著加稅和制裁就能當地主,沒想到中國一張稀土保留權就逼得他棄權認輸。
這局打下來,不靠喊,不靠牌多,而是靠藏得住、等得起、拿得穩。稀土不是王牌,但中國會打。打得對,打得穩,也打得漂亮。這一次,“不出牌”的中國,贏得更像個牌桌真正的主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