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正式逮捕兩名中國留學生,所判罪名前所未有:叛國罪。6月26日,韓國發布消息,兩名中國留學生因為涉嫌拍攝軍事基地及其當地航母被定罪,罪名為叛國罪,這個定義可謂前所未有,屬于韓國首次用“為敵人謀利”理由起訴。不得不說,從司法角度上來看,這樣的定性未免過于模糊,畢竟是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韓國怎么都不該給出“叛國罪”的定義,不過,事實擺在眼前,只能說韓國司法存在一些問題。
根據韓方警察廳給出的公告來說,警方直接用“一般通敵罪”逮捕了其中一名留學生,另外一名則是違反《軍事基地法》,這樣的決策屬實讓人感到疑惑。
畢竟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拍攝美國航母怎么都算不上“通敵”的定義,從幾人的情況來看,他們憑借釜山某大學的留學生身份來到韓國境內,并一路攻讀博士學位。
從2023年就開始了拍攝活動,其中包含不少敏感的軍事基地照片,而且韓方稱幾位留學生使用的無人機內部加入了相關程序,會將得到的信息直接傳送至中方服務器。
而實際上涉案的三人,早在2024年就牽扯相關訴訟,只不過當時韓國內部沒有準確說法,所以最后是不拘留立案處理,直到現在才算有了結果,但這個定性明顯有些問題。
當然,對韓國來說,如此草木皆兵的狀態或許可以理解,從2024年開始,韓國內部已經出現多起中國公民拍攝敏感地點的事件,他們的情況各有不同,但無疑都造成了一些危害。
比如在2024年11月的時候,一名中國男子在韓國首爾放飛無人機拍攝其國家情報院大樓,后被保釋,這樣的事件一多起來,自然就令韓國比較緊張。
總的來看,其中也有一些誤解存在,部分中國旅客只是因為好奇選擇拍攝了一些照片,隨后在調查中也被定為無罪得以離開,但無論如何,面對可能具備危險的情況,韓國都不想放過。
這就導致韓國的針對性檢測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國際局勢動蕩不安,韓國內部難免受到影響,實際上刺探情報的事件,在國際社會當中早就不算什么新鮮事。
而隨著情報安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起來,情報打探、攻擊手段也不斷更新,所以這次間諜事件的打擊,本質上是韓國展現自身相應的決心,傳遞他們有意于維護信息安全的信號。
同時還能借著宣傳再強調一下美日韓三方同盟關系,不過,中韓關系可能會因此面臨更多的挑戰,如果不能在這方面達成互信的話,合作規模的擴大基本上很難期待。
當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韓國也正在進行相關調查,想必法院能夠給出一個更為確切的結果,并查詢其具體情況,雖然目前留學生強調照片用于同好會,但明顯不受信任。
在韓方看來,這件事的影響或許沒有那么簡單就過去,還是要看之后警察廳怎么行動。
參考資料:
兩名中國人涉在韓航拍軍事基地和美航母被逮捕丨韓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