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鄧超因唱鹿晗的歌而登上熱搜時,我的第一反應是:《五哈》難道不就是一檔,搞笑綜藝嗎?
這波溫情炸彈來得,太過突然啦!那個曾在跑男中扮娘娘,逗得全員開懷大笑的“搞笑擔當”,在畢業演唱會上哭得猶如“悲傷蛙”,就好似看到麻辣火鍋,陡然變成了清湯寡水——節目組莫非忘了,我們要的壓根不是眼淚套餐?
還記得收官集那場,聲勢頗為浩大的畢業演唱會吧?希林娜依·高還有好妹妹樂隊,以及王祖藍……十幾位嘉賓擠在臺上,那熱鬧勁兒就如同商場促銷一般。結果呢?
就連陳赫這樣自帶笑點的活寶都沒機會插科打諢,鏡頭破碎得厲害,連人臉都難以辨認清楚。我一邊看著,一邊在沙發上摳著城堡:節目組真以為把麥克風塞到歌手手里,就完成任務了?
最吊詭的是《我們的明天》合唱環節
當前奏響起之,時鄧超突,然間情緒崩,潰整個人劇,烈地抖動,著差一點就跪在了地上。導演王征宇趕,忙上前用雙臂緊,緊抱住他,給予安慰。
姐妹你說這場景感人嗎,說實話我鼻子也酸了,三兄弟的感情確實戳心窩子。
但問題是——當我在搞笑綜藝里拿出紙巾擦眼淚時,這節目還是那個讓我下飯解壓的《五哈》嗎?
就像你跟閨蜜約定一起去“享用那美味的燒烤”,不過她卻突然間拉著你去聆聽了一場“美妙的音樂合奏”——這樣在心理層面上的差異,瞬間就把原先的那份期盼打得七零八落。
這場情緒風暴,早已有了預兆。
翻翻前幾季,就會發覺《五哈》總是在搞笑與情懷之間,反復地橫跳。
第二季尬得呀,腳趾都像是在施工似的,觀眾那時就想掀桌子;后面兩季,憑借著范志毅和寶石老舅這些綜藝新血,勉強地續命。
本季更為魔幻:鹿晗和寶石老舅悄悄地,消失了節目組卻用“后期回歸”來畫大餅,把大家的胃口給,吊足了。結果觀眾眼巴巴地等到收官,換來的只是看鄧超的淚腺開啟閘門般的表演。
想想就覺得心酸啊姐妹們。
當鄧超哽咽著說,“這是給鹿晗的歌”,屏幕前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瞬間便串戲到了言情劇的片場。
那兩個詞條上了熱搜,“鄧超哭成悲傷蛙”以及“鄧超鹿晗”,顯眼地掛著,就好像是節目組親自給搞笑人設貼上去的死亡通告一樣。
三個小時的超長節目中,擠滿了歌聲,也擠滿了淚水,唯獨不見當年在泥潭里相互“坑”著、“害”著彼此傷害的那爆笑名場面。
這究竟何處是綜藝的收官之戰?分明是場精心策劃的告別葬禮
更讓我心塞的是,節目組的偷懶套路:畢業季搞演唱會,本是討巧的牌,但是三個核心MC中,鹿晗失蹤,鄧超哭得,無法工作,陳赫全程淪為擦眼淚的背景板。
這感覺就像,點麻辣香鍋,卻只收到一盆水煮青菜。
當搞笑綜藝,只能靠眼淚來沖熱搜時,等于默認自己搞不出真正的快樂了
不得不承認現在綜藝越來越愛走情懷路線。
可你看《跑男》撕名牌時的爆笑互毆,還是《脫口秀》里刀光劍影的吐槽,哪個需要靠眼淚撐場子?
搞笑綜藝本質是即時快樂補給站,就像深夜遞來的那杯奶茶,要的就是直給的情緒價值。
當節目組開始強行加塞催淚彈,反而證明他們已經不會制造純粹的笑點了
其實超哥流下的眼淚,我完全可以體會。
一起錄制了五年的節目,那個兄弟的缺席,就像家庭聚會中少了一個人一樣。不過把私人情感當作賣點搬上熒屏,這跟在迪士尼放紀錄片一樣顯得不合常理。
觀眾打開《五哈》,原本是想獲得逃離現實的輕松與快樂,結果卻不得不面對一場成人版的傷感畢業典禮——甚至就連最后的笑料,也變成了“看陳赫手忙腳亂地給鄧超遞紙巾”這種黑色幽默。
說到底最難受的,還是老粉絲。
直到現在,我依然記得,在“窮游騙局”里陳赫端著破碗討錢時,那副滑稽的模樣;還有鄧超假裝外國人,被揭穿后,滿地打滾的尷尬場面。
那時候流露出的快樂,是那么自然,比任何精心設計的橋段都要珍貴。
如今節目組卻仿佛突然陷入了情感表達的困境,硬是在可樂里面加進了中藥,還冠冕堂皇地說這是“有深度”,實際上連最初的那份真誠都給弄丟了。
要是下季《五哈》還是這種操作,我真心建議他們改名叫《五哭》!大家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