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武當山,峰巒疊翠,風景宜人。中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動“青年世界說”第四季——“尋真天地 影繪武當”于6月25日-29日在此成功舉行。
來自西班牙、巴基斯坦、韓國、孟加拉國、尼泊爾、埃及、莫桑比克、馬里、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和索馬里等12個國家的國際友人,與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中韓新媒體學院師生代表320余人,在5天時間里“以美為媒”,化身文化交流的傳播者,文化傳承的踐行者,對話武當、感悟太極,在中國山水的千年詩意中搭建中外溝通橋梁,推動武當文化跨出國門、走向世界,助力湖北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320,12,5。這些關鍵數(shù)字相加,在武當山這片土地上,閃耀出怎樣的精神火花和青春力量?
五湖四海聚仙山
6月26日上午,在玉虛宮大殿前舉行的啟動儀式上,十堰市武當山特區(qū)黨工委委員、宣傳部部長蘇芳表示,“武當山是湖北十堰閃亮的名片,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太極拳的發(fā)源地。‘青年世界說’活動是一座連接世界的橋梁,希望青年朋友們當好宣傳者、傳播者,講好武當故事,讓武當山因你們而更精彩。”
湖北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秘書長章夏代表主辦方,向遠道而來的嘉賓和中外青年致以歡迎。“武當山不斷擦亮太極、功夫、養(yǎng)生、建筑四大世界級IP,是推動荊楚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生動實踐。”章夏在致辭中表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囑托,以本次活動為起點,描繪武當文化的青春畫卷。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中韓新媒體學院黨委書記于方現(xiàn)場寄語青年學子,對武當之美、武當文化之韻、武當山旅游經(jīng)濟特區(qū)發(fā)展之活力、武當山人民干事創(chuàng)業(yè)之精神進行創(chuàng)新表達。
天下太極出武當,世間進退柔克剛。啟動儀式現(xiàn)場,武當山玄武派第十三代、武當三豐派第十四代掌門大弟子鐘云龍道長,來自美國的武當三豐派第十六代傳人杰克·平尼克道長,湖北大學巴西留學生馬飛龍,湖北醫(yī)藥學院尼泊爾學生瓦斯等,帶來精彩的太極表演,行云流水、剛?cè)岵膭幼?一招一式盡顯太極韻味,將太極拳的精髓演繹得淋漓盡致。武漢體育學院武當山國際武術學院的老師,將道家哲思用詩、畫、音、武等多種形式,演繹成《云依武當》《傳·承》表演,讓觀眾盡享文化盛宴。
“青年世界說”第四季活動的中外嘉賓先后來到武當金頂、南巖宮、紫霄宮、太子坡和逍遙谷等地,感受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魅力。武當博物館社教部主任舒成海與嘉賓一路同行,他通過講解武當山的建筑、造像、碑刻、祭器等內(nèi)容,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這座世界名山的歷史文化源流。
在舒成海看來,武當山是中華文明的活態(tài)基因庫,武當文化強調(diào)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如太極拳的剛?cè)岵⒌兰业霓q證思維、古建筑的生態(tài)理念等,體現(xiàn)了東方文明對生命、自然與宇宙的理解。“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武當山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正是對其價值的高度認可。”
丹江水畔琴聲揚
武當山所屬的丹江口地區(qū),是南水北調(diào)工程水源區(qū)之一,肩負著確保“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的使命。
6月26日,在位于丹江水畔的十堰市博物館,活動嘉賓參觀了“走入恐龍時代”“遠古人類家園”“仙山瓊閣武當山”“十堰與水”和“車與十堰”等展廳,欣賞了中國傳統(tǒng)樂器音樂表演,并現(xiàn)場體驗了揚琴演奏。
“揚琴的樂聲響起,那么悠揚動聽,讓我感受到這就是世界的共通語言。”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索馬里籍老師伊斯曼說。
好水釀好酒。釀酒文化滲透于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yǎng)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同一天,“青年世界說”第四季活動的中外嘉賓來到“湖北老字號”——湖北梨花村酒業(yè)有限公司參觀學習。中國傳奇女將樊梨花在此屯兵駐扎的故事、中國的釀酒工藝等,讓中外嘉賓流連駐足。
湖北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羅緒軍說,品美酒,逛仙山,希望中外友人在“青年世界說”活動中,能全方位感受武當神韻,共同見證武當建設的萬千氣象,當好中外溝通橋梁的文化使者,為共同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湖北篇章貢獻力量。
雋永文化眾聲評
6月28日晚,“青年世界說”第四季活動召開武當文化交流座談會,近40位中外青年匯聚一堂,分享心得體會。
來自索馬里的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伊斯曼:“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武當山,我們參觀了許多地方,對武當文化有了深刻的認識。這次活動對我來說,是接受了一次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入學習,感謝所有人給了我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
來自智利的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留學生馮小龍:“我深感榮幸能來到武當山探尋道教和太極的起源,并從地質(zhì)學角度考察這里的古代巖層。作為一名學地質(zhì)的學生,武當山的地質(zhì)演化讓我驚嘆。”
來自西班牙的華中師范大學留學生羅愛蓮:“在武當山我們參觀了古建筑,學習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讓我覺得非常有意思。我們在十堰市博物館看了中國傳統(tǒng)樂器表演,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美妙的音樂,我感到非常開心。”
來自馬里的華中師范大學留學生柯瑞娜:“參加這次活動讓我認識了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有機會去了解其他國家的歷史和文化,這對我的未來有很大的幫助。”
來自莫桑比克的華中科技大學留學生吉姆:“活動設計得很好,武當山的風景很美麗,讓我們深入體驗了武當文化。”
來自巴基斯坦的華中科技大學留學生艾莎:“這是我第一次來武當山,爬山很難,但各位老師和朋友幫助了我,爬上去之后真的是不一樣的視野和收獲。非常感謝這次活動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探索自然、感悟天地、品味文化。”
來自尼泊爾的湖北醫(yī)藥學院留學生瓦斯:“這是我第三次來武當山,太極拳功夫藝術、道教文化等,以及被視為圣地并承載著最高價值的金殿,讓我倍感敬畏。”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中韓新媒體學院學生周正、馬竑鑠、熊梓淵、朱思潔和謝藝彤等作為中國學生代表作交流發(fā)言。他們表示,“青年世界說”是一座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中外青年通過共同探討、共同學習、相互交流,讓彼此加深了理解和友誼,也讓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向世界。
交流座談會在中外青年合唱《茉莉花》的歌聲中落下帷幕。此刻,武當文化、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已深深烙印在很多人的心海。
“青年世界說”第四季“尋真天地 影繪武當”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指導,湖北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湖北省青年聯(lián)合會協(xié)辦,荊楚網(wǎng)(湖北日報網(wǎng))承辦,并得到了十堰市、武當山旅游經(jīng)濟特區(qū)相關部門和人民日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中韓新媒體學院、武漢體育學院武當山國際武術學院、武當博物館、湖北梨花村酒業(yè)有限公司等大力支持。
讓我們相約,明年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